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各题(12分)京口月夕书怀(南宋)林景熙山风吹酒醒,秋入夜灯凉。万事已华发,百年多异乡。远城江气白,高树月痕苍。忽忆凭楼处,淮天雁叫霜。小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各题(12分)
京口月夕书怀
(南宋)林景熙
山风吹酒醒, 秋入夜灯凉。
万事已华发, 百年多异乡。
远城江气白, 高树月痕苍 。
忽忆凭楼处, 淮天雁叫霜。
小题1:首联中的“凉”字,写出了诗人深切的感受。作者是如何写“凉”的?通过写“凉”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的内容作简要的分析(6分)
小题2:有人说,本诗第二联颇有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之诗意。请简要说说两者的异同之处。(6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诗人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来写“凉”:用秋夜、山风、江气写天气之凉,这是实写;用生白发、居他乡、忆霜天写心境之凉,这是虚写。抒发了作者旅居他乡愁苦悲凉(或苦闷、凄凉等)的心情。
小题1:两首诗均在萧瑟的秋天里借景抒发了自己长期漂泊在外,年老而不回家的孤独悲凉之情。但林诗多了万事不如意的郁闷这层意思,并把感情写得含而不露;杜诗则流露了自己多病之症、独登台的凄苦,“悲”“独”二字大为传神。

小题1:本题考查诗歌的炼字艺术。分析时要从“凉”字的含义,使用的手法,抒发的情感几个方面进行。
小题1:本题考查诗歌比较阅读能力。可从思想情感和表达手法等几个方面比较。两首诗都表现了孤独悲凉之情。但林诗多了万事不如意的郁闷,感情含而不露;杜诗则流露了自己多病之症、独登台的凄苦。
看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各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冬至日第2天,晒不到太阳.还有2室1厅全部朝南到底差不差,热不热!我买的是38号,9楼.正南.2房  2020-05-13 …

南宋绍熙年间,四川眉州人程舍人,刻印了王称所著的《东都事略》,在目录页上印有“眉山程舍人宅刊行,已  2020-06-16 …

2-异丙基苯基-N-甲基氨基甲酸酯(isoprocard)对水稻叶蝉和飞虱具有较强的触杀作用,防效  2020-06-1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江南……自义熙十一年司马休之外奔,至于元嘉末,三十有九载,兵车勿用  2020-06-2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江南……自义熙十一年司马休之外奔,至于元嘉末,三十有九载,兵车勿用  2020-06-29 …

南宋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朱熹参加完与陆九渊的鹅湖学术辩论后,途经武夷山分水关,写下《题分水  2020-06-29 …

照样子写成语。(1)栩栩如生(AABC)(2)异口同声(带有一对反义词)(3)南辕北辙(包含一个小  2020-07-01 …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点绛唇•咏梅月①陈亮一夜相思,水边清浅横枝瘦。小窗如昼,情共香俱透。清入  2020-07-04 …

南海很早就出现于我国的古籍中,早在《后汉书》和三国时期的《南州异物志》以及宋代的《太平御览》都有对  2020-07-29 …

在下面两个作文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小题1:“在充满的日子里小题2:在熙熙攘攘的十字路口,你也许目睹  2020-1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