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李大钊先生在北大的演讲《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回答问题。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1923年12月20日)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时走到艰
阅读李大钊先生在北大的演讲《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回答问题。
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
(1923年12月20日)
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时走到艰难的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能够冲过去的。
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宽阔的境界,平原无际,一泻千里。有时流到很逼狭的境界,两岸丛山叠岭,绝壁断岸,江河流于其间,曲折回环,极其险峻。民族生命的进展,其经历亦复如是。
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样。旅途上的征人所经过的地方,有时是坦荡平原,有时是 崎岖 险路。老于旅行的人,走到平坦的地方,固是高高兴兴地向前走,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 奇绝 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
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是一段 崎岖 险阻的道,在这一段道路上,实在亦有一种 奇绝 的景致,使我们经过此段道路的人,感到一种壮美的趣味。但这种壮美的趣味,是非有雄健的精神,不能够觉到的。
我们的扬子江、黄河,可以代表我们的民族精神,扬子江及黄河遇风沙、遇见山峡都是浩浩荡荡的往前流过去,以成其流滚滚,一泻万里的魄势。目前的艰难境界,哪能阻抑我们民族生命的前进。我们应该拿出雄健的精神,高唱着进行的曲调,在这悲壮的歌声中,走过这崎岖险阻的道路。要知在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
1.文中第2段文字以长江大河比喻什么?第3段文字又以旅行来比喻什么?分别说一说这两个比喻的深刻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4段重复使用了第3段中的“崎岖”“奇绝”等词语,是否显得语言贫乏了?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归纳本文的中心论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比较下面两个句子,结合文意,说一说哪一个句子表达效果好,为什么?
句1:但这种壮美的趣味,是非有雄健的精神,不能够觉到的。
句2:没有雄健的精神,不能够觉到这种壮美的趣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以“长江大河”比喻民族生命,以“旅行”比喻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前者在于说明民族生命如长江大河一样,不会总是一泻千里,也会有曲折、遇险峻的。后者说明民族的生存在于要有一种精神,要如旅行一样,遇到崎岖的道路,要有“雄健”的精神,方能奇趣横生。 2.并不显得语言贫乏,更体现上下段落衔接紧凑。 3.本文的中心论点:艰难的国运中要有雄健的精神。 4.句1的表达效果更好,更能体现雄健精神的重要。原因1,“……是……的”是一个判断句式,它使句意肯定的意味增强。原因2,“非……不……”,比“没……不……”,所表达的肯定意味更强。原因3,宾语“这种壮美的趣味”前置,更强调了“雄健精神”的重要。原因4,将句子放回原文去理解,“但”表转折,更强调转折词后面的内容。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1)材料一作者是谁?他的代表作是什么?材料二始 2020-05-13 …
英语翻译1中国的近代史是充满艰辛的.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苦难,新中国才终于诞生.2新中国的发展道路也 2020-05-14 …
1.甲骨文,金文(铭文),篆体的书写载体和朝代各是什么?2.(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020-05-21 …
选对的填在括号里1.设计(1.图案2.图画)()2.岁月(1.艰难2.艰苦)() 2020-06-04 …
根据意思写词语1.艰苦到了极点,形容极其艰苦2.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 2020-06-24 …
其实在成功的背后也有不为人知的艰辛英语翻译,谢谢1.24岁的他为什么如此成功?其实在成功的背后也有 2020-07-10 …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1)这是谁的名句?出自什么作品?请说出此作品的体裁。(2)作者 2020-07-24 …
1、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艰苦2、不分白天和黑夜地赶路.3、形容旅途奔波辛苦劳累的样子.4、一点1、形容 2020-12-10 …
中英互译1.无论人生路上有多少艰险,我都笑对人生.2.展现给你们一份精彩3Iexperienceda 2020-12-23 …
送东阳马生序的题快,送东阳马生序1.〝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一句在文中有何作用?情节和文章内容加以说 2020-12-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