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这2句诗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

题目详情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这2句诗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此词作于淳熙三年(1176),时作者正在江西赣州任上.造口在万安县西南.作者登台望远,“借水怨山”,抒发国家兴亡的感慨.上片由眼前景物引出历史回忆,抒发兴亡之感.起首含两地名,深有寄寓.郁孤台为唐虔州刺史李勉所建,他曾登台西望长安.而自己呢?哪有“长安”可望!一可悲.当年金兵追隆裕,受难的百姓成千上万过赣江,伤心泪汇成无底的河;至今失地未收.二可悲.“西北”二句,“飘逸中亦深练.”它借景抒情,借叹息北望京城被阻隔,暗喻恢复无望.“可叹”中有无限悲愤.下片抒愁苦与不满之情.“青山”二句是写眼前所见,“毕竟”正是自然的规律,这里借水怨山有所暗喻:江水能冲破重重阻隔曲折而终于东去,而自己却无法挣脱羁留、冲破压抑而撇于一隅,岂不令人烦恼.最后以鹧鸪声增添诗人沮丧情绪,愁上加愁,益见诗人爱国情怀.全词对朝廷苟安江南的不满和自己一筹莫展的愁闷,却是淡淡叙来,不愠不火,蕴藉深沉.手法实为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