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商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材料二:据《商君•列传》记载:商鞅把小的乡邑合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商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材料二:据《商君•列传》记载:商鞅把小的乡邑合并为县,全国共设31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治理;挖掉土地上原有的标志、疆界,向土地所有者征收赋税,保障国家的财政收入。变法五年后,秦国富强起来。
材料三:(新法)“行五年,秦人富强”,“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请回答:
(1)上述材料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这一事件发生在哪国的哪一时期?当时的国君是谁?
(2)材料二反映的是这个历史事件的哪两项措施?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说这个历史事件有何影响。
材料一:商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材料二:据《商君•列传》记载:商鞅把小的乡邑合并为县,全国共设31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治理;挖掉土地上原有的标志、疆界,向土地所有者征收赋税,保障国家的财政收入。变法五年后,秦国富强起来。
材料三:(新法)“行五年,秦人富强”,“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请回答:
(1)上述材料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这一事件发生在哪国的哪一时期?当时的国君是谁?
(2)材料二反映的是这个历史事件的哪两项措施?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说这个历史事件有何影响。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据材料一“商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上述材料与商鞅变法有关,发生在战国时期的秦国,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
看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商鞅曰“...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什么叫“君子有情止乎于礼不止于礼”摘自成为简奥斯丁BecomingJane“君子有情止乎于礼不止于 2020-06-05 …
英语翻译“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纷争辩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 2020-06-20 …
贞观十年,魏征上疏曰:臣闻为国之基,必资于德礼,君之所保,惟在于诚信。夫君能尽礼,臣得竭忠,必在于 2020-07-28 …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贞观十年,魏征上疏曰:臣闻为国之基,必资于德礼,君之所保,惟在于诚信。夫君 2020-07-28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一5题。贞观十年,魏征上疏曰:臣闻为国之基,必资于德礼,君之所保,惟在于诚 2020-07-28 …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贞观十年,魏征上疏曰:臣闻为国之基,必资于德礼,君之所保,惟在于诚信。夫君 2020-07-28 …
(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为人臣)以礼待君,忠顺而不懈……逆命而利君谓之忠,从命而利君谓之顺。 2020-07-29 …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 2020-11-02 …
选出翻译不恰当的一项:()A.通礼义之旨,至于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夫君不君则犯,臣不臣则 2020-12-17 …
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君子有携矩之道敏于事而慎于言厚敛以雕墙而观其辟丸也B.靡不有初衮 2021-0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