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9分,每小题3分)古砚说[明]许獬余家有古砚,往年得之友人所遗者,受而置之,当一砚之用,不知其为古也。已而有识者曰:“此五代、宋时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9分,每小题3分)
古砚说
[明]许獬
余家有古砚,往年得之友人所遗者,受而置之,当一砚之用,不知其为古也。 已而有识者曰:“此五代、宋时物也,古矣,宜谨宝藏之,勿令损毁。” 予闻诸言,亦从而宝之,不暇辨其为真五代、宋与否。
虽然,斯物而真五代、宋也,当时人亦仅以当一砚之用耳,岂知其必不毁、必至于今而为古耶?盖至于今,而后知其为五代、宋也,不知其在五代、宋时,所宝为周、秦、汉、魏以上物者,视此又奚如乎?而又不知其以周、秦、汉、魏以上物,示周、秦、汉、魏以上人,其人自视又奚如?
人见世之熙熙者,沉酣于纷华绮丽之乐,奔走于权贵要津之门,褰裳濡足,被僇辱①而不知羞。于是有一人焉,出而矫之,卓然以道自重,以淡泊自守,以古先琴书图画、器物玩好自娱,命之曰好古。故凡名能好古者,必非庸俗人也。以其非庸俗人之所好,则庸俗人亦从而效之。于是士之射利求进者,必穷极其所无,以谄事权贵要津;权贵要津亦时出其所有以夸士。而士之慕为古而不知务者,亦每与世竞逐,必尽效其所有而后快。
噫嘻! 是非真能好古也,特与庸俗人同好而已。 夫既与庸俗人同好矣,而犹哓哓②然窃好古之名,以求其自异于庸俗,不知其名则是,而其意则非。
吾之所谓好古者,学其道,为其文,思其人而不得见,徘徊上下,庶几得其手泽④之所存而以玩焉,则恍然如见其人也,是以好之而不厌。故夫古之为好者,非以其物,以其人也。
予观今世之所好,大率类是。不能尽述,述其近似者,作古砚说。
[注]①僇(l)辱:羞辱,侮辱。 ②哓(xiāo)哓:吵嚷。 ③手泽:先人或前辈的遗墨、遗物。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往年得之友人所遗者 遗:赠送 B.示周、秦、汉、魏以上人 示:告诉
C.必尽效其所有而后快 效:模仿 D.是以好之而不厌 厌:满足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当一砚之用,不知其为古也/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来源:Z#xx#k.Com]
B.褰裳濡足,被僇辱而不知羞/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
C.则庸俗人亦从而效之/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来源:学_科_网]
D.不能尽述,述其近似者/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从一方古砚起笔,围绕人们对待古物的不同态度展开议论,借题发挥,联系现实,最后点明了写作缘由。
B.文章第二自然段指出,流传到后世的古物,在它所产生的那个时代,只是被当作一件普通的物品来对待的。
C.作者认为,真好古的人,搜求古物,追慕古人的道德文章;假好古的人,或附庸风雅,或谄媚权贵以逐利求进。
D.文章对当时盲目好古、仿古、造假的风气进行针砭,体现了作者直面时俗的批判精神和卓尔不群的个性特征。
【小题4】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已而有识者日:“此五代、宋时物也,古矣,宜谨宝藏之,勿令损毁。”
(2)是非真能好古也,特与庸俗人同好而已。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D
【小题4】(1)不久有能辨识古物的人告诉我:“这是五代、宋时的古董,年代很久了,应该小心地把它当作珍宝一样收藏着,不要使它毁坏。(2)这不是真能爱好古物,只不过与平庸世俗的人趣味相同罢了。 解析
【小题1】
分 析:
“示”是“给……看”的意思。文言实词一词多义现象十分普遍,本题重点考查的就是这一现象。
考点: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
分 析:
都是转折连词,“但是、可是”的意思。A项虽都是代词,但意义不一样,第一个是“它”,指古砚;第二个是“其中”的意思。C项都是连词,第一个表承接,“那么”;第二个表转折,“可是”。D项都为助词,第一个为“的”,第二个意思更虚,不要译出。
考点: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3】
分 析:
“批判精神”倒是有一点,但要说“卓尔不群的个性特征”,属无中生有。
考点: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题4】
分 析:
文言翻译题通常涉及若干文言现象,重点是把握好关键词及特殊句式。如本题(1),“已而”(虚词,不久)、“宝”(意动用法,当做宝物)、“此……也”(判断句);(2)“是”(代词,这)、特(副词,只不过,仅仅)、而已(语气词,罢了)、“是非……也”(否定判断句)
考点: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参考译文:我家有方古砚,是过去因友人的赠送所得到的,接受了后就一直放在那里,当作一方(普通)的砚台使用着,不知道它是一方(珍贵)的古砚。不久有能辨识古物的人告诉我:“这是五代、宋时的古董,年代很久了,应该小心的把它当作珍宝一样收藏着,不要让它受损和毁坏了。”我听到了这样的劝告后,也就依从了他的话把(这方砚)当作了宝贝。但没时间来辨识它是否真的是五代、宋代是的物件。虽然这样,这器物如果真的是五代、宋时的东西,当初的人也只仅仅把它当作一个砚台来使用罢了,哪里知道一定不能毁坏、还一定要把它传到现在而成为一件古物呢?传到现在,然后才知道它是五代、宋时(的宝物),不知道它在五代、宋时,那些把周、秦、汉、魏以上时期的器物当作珍宝的人,对这块(五代、宋时的)砚台又如何(看待)呢?但又不知道那些把周、秦、汉、魏以上时期的器物,拿来给周、秦、汉、魏以上时期的人看,那时期的人看这些器物有怎样呢?人们看到世上那些和和乐乐的人,沉醉于奢华艳丽的享乐中,在权贵和地位显赫的人的门前来回奔跑,卑躬屈膝的样子,遭受羞辱却不知道羞耻。这时,有一个人站出来改变这种风气,高高直立守道自重,凭淡泊的心态守住自己的操守,拿古代先人琴书图画、器物爱好来娱乐自己,并且美其名叫“好古”。所以大凡能名之曰“好古”的人,一定不是平庸世俗的人。因为那不是平庸世俗的人所喜欢的,那么那些平庸世俗的人也就追随并模仿着他们。于是读书人中那些追求财利求得上进的人,一定想竭尽办法拿出权贵们没有的东西,来巴结侍奉那些权贵要人;权贵要人也时时拿出自己的器物的在读书人中夸耀。可是那些羡慕“好古”却不知追求什么的读书人,也每每与世人竞争角逐,一定要仿效他们所拥有的器物而后快。唉!这不是真能爱好古物,只不过与平庸世俗的人趣味相同罢了。既然与平庸世俗的人爱好相同,可是还要吵嚷着要拥有好古的名声,来显示与那些平庸世俗的人不一样。不知道他们的名声是这样,而他们真实想法却不是这样的。我所说的好古的人,想学习(先人或前辈)的道义,写他们那样的文章,思念他们的人却不能相见,上下徘徊,期望只能得到他们的遗墨、遗物来保存把玩,就好像恍然见到他们真人一样,因此喜好而从不满足。所以古代的那些“好古”的人,不是因为他们留下的器物,而是他们的为人。我看当今诗人所爱好的,大都像这样。不能详尽阐述,只能表述相近似的,就写了一篇《古砚说》。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公元207年,曹操曾写诗明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当时曹操"志"在何处A统  2020-06-09 …

对[幺篇][朝天子]的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年少呵轻远别,情薄呵易弃掷”是抱怨、批评张生  2020-06-11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或词,字形、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貌合神离(和谐,融洽)讳疾忌医(禁忌;忌讳  2020-06-18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所谓民国政府,已为军阀所控制,军阀即利用之结欢于列强,以求自固。而列强亦即利  2020-06-28 …

下列对于[朝天子]曲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朝天子]暖溶溶的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眼面前茶饭  2020-07-06 …

[电灯为和不爆炸]电灯泡理面没空气当然不会爆炸,因灯炮是密封玻璃球罩没有空气有很浓的氧气.普...  2020-07-07 …

地震发生时要带哪些东西?各地发生的地震都触目惊心悲惨不已,当地震真的发生在我们身边时,我们主要带什么  2020-11-23 …

对[幺篇][朝天子]的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年少呵轻远别,情薄呵易弃掷”是抱怨、批评张生重功名  2020-12-06 …

下列对全文《风筝》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从手足之情上看,当年鲁迅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为小兄弟有出  2020-12-09 …

下列对全文《风筝》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从手足之情上看,当年鲁迅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为小兄弟有出  2020-12-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