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题目详情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1)下面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凡可以患者何不为也 辟:通“避“,躲避
B.故不为苟得 苟得:苟且得到,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C.乡身死而不受 为:因为
D.所识穷乏者我欤 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2)下面对文段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文段开头以鱼和熊掌比喻生和义,以“舍鱼而取熊掌“比喻“舍生取义“,引出中心论点,自然贴切。
B.孟子认为,义重于生,当义和生不能同时兼得时,应该舍生取义。
C.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说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与文段的主旨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他抗元兵败被俘,宁死不屈,也正是这种精神的写照。
D.在孟子看来,不仅贤人,就是每一个普通人,都有舍生取义之心,在生死考验的关键时刻,都会做出合乎义的选择。
(3)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本文孟子用“舍生而取义“来表现他的人生追求。
B.作者在文中赞扬的是舍生取义的人(精神永存),批评的是见利忘义的人(无生命价值)。
C.本文使用了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等论证方式。
D.写“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时,取“熊掌“的用意是在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况下,人们会选取“利“,舍去“义“。
(4)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___
A.本文论述了孟子的一个重要主张:实施仁政,舍生取义。
B.孟子认为人人都有重义之心。
C.孟子认为“不辩礼义而受之”的做法是可耻的。
D.文章举乞人的例子是为了论证“所恶有甚于死者”。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查对常见文言词(实、虚词)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本题要词语在句子里的意思,词义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ABD正确;C中“为”的意思是情愿;故选C.(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
看了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对下面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  2020-04-06 …

选出理解正确的项。[]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A.“  2020-04-06 …

明代思想家薛瑄曾将廉者分为三等:见理明而不妄取者为上;尚名节而不苟取者次之;畏法律保禄位而不敢取者  2020-06-20 …

明代思想家薛瑄曾将廉者分为三等:见理明而不妄取者为上;尚名节而不苟取者次之;畏法律保禄位而不敢取者  2020-06-23 …

古人说:“苟安者弱,拼搏者强;自强者昌,自弃者忘。”这句话告诉我们()A.社会是一个弱肉强食的社会  2020-07-01 …

苟木者有一篇作文里写的这个苟木者有专家告诉告诉我.放弃也是一种幸福当我仰望灿烂的星空,用冷静搜索喧  2020-07-01 …

请以"生命的天平"为题写作文字数800.重量韩瀚她把带血的头颅,放在生命的天平上,让所有的苟活者,  2020-07-06 …

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苟活,苟且偷生的意思,贬义;苟活者是作者自指.为什莫用分号  2020-11-22 …

选出理解正确的项。[]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A.“苟  2020-12-12 …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  2020-1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