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秦①之楚,三日乃得见乎王。谈卒,辞而行。楚王曰:“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曾②不肯留?愿闻其说。”对曰:“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
苏秦①之楚,三日乃得见乎王。谈卒,辞而行。楚王曰:“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曾②不肯留?愿闻其说。”对曰:“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③难得见如贵鬼,王难得见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④鬼见帝。”王曰:“先生就舍③,寡人闻命⑥矣。”
【注】①苏秦:战国时著名策士。②曾:竟然。③谒者:古代掌管进见的人(国君的近臣)。④因:依靠。⑤就舍:回到馆舍。⑥闻命:敬辞,指明白对方的意思。
(选自《战国策》)
1.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 分)
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
2.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思。(4 分)
①三日乃 得 见乎王 ②不远千里而 临 寡人
③愿 闻 其说 ④今令臣 食 玉炊桂
3.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 )
例句:苏秦之楚
A.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狼》) B.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C.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
译文:
5.试说说文中苏秦和楚王的言行给了我们哪些有益的启示。(3 分)
分 析:
1.首先理解语句大意,分析出句子中各成分的关系,然后根据分析合理划分停顿。本句中“寡人”是主语,应停顿。“闻先生”与后面的“若闻古人”是主谓关系,中间应停顿。 2.“得、闻”根据语境用合适的词语代替即可。“临、食”两个词语为多义词,要根据前后文意思推断出属于什么用法,把意思解释出来即可,分别译为“到”“吃”。 3.例句中“之”为动词,是“到”的意思。B项与之相同。A助词,C代词,D无意。 4.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句子中的的关键词有“食”“于”,“食”根据语境可知,是指粮食,“于”在句中是“比”的意思。了解了关键字词的意思,把各个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5.根据题干中的“哪些”可知,可从不同的角度从不同的人物身上得到启示,如从苏秦的身上我们可以得到说话要有技巧;要懂得尊重别人的启示。从秦王的身上我们可以得到要善于接受别人的意见等启示。
考点:
考查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点评:
理解课外文言文,一定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根据所学文言文知识,理解文章大意,题目涉及到的部分再精读,然后根据理解概括出切题的答案即可。
求意境类似的句子或段子.夏日午后,立于油菜田间,望清风拂面而来,花随风摆,芳香四溢.偶闻远处一声鸡 2020-06-11 …
暮云千里乱吴峰落叶微闻远寺钟日尽长江秋草外美人何处采芙蓉表达的是什么 2020-06-21 …
雍正二年九月,两广总督奏请广东开矿,世宗批谕:“悯念穷黎起见,渝尔酌量令其开采,盖为一二真实无产之 2020-06-28 …
请问下面那句话如何翻译,谢谢请帮我一下!谈卒,辞而行。楚王曰:“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今先生乃不远千 2020-06-29 …
"不思进则懈,不思晋则殆,量身则闻远,量才则博深"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2020-07-01 …
六年级上册语文自然界中的万物都是有生命,有灵性的,关键在于你有没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有没有一颗敏锐 2020-11-02 …
求关于一篇文言文的翻译陈矫字季弼,广陵东阳人也。太守陈登请为功曹,使矫诣许,谓曰:“许下议论,待吾不 2020-11-10 …
一千个“0”,也比不上一个“1”的论点“空谈永远比不上实干,空想永远比不上务实” 2020-11-16 …
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请你谈谈永远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必要性。 2020-12-16 …
谈谈闻一多的诗歌创作主张 2021-0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