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10〜12题。陈元方年十一时,候①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10〜12题。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①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④往者尝为邱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⑤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选自《世说新语.政事第三》)

注:①候:拜访,问候。②履行:实践,做。③绥:安,安抚。④孤:封建时代王侯的自称。⑤师:学习。

10.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 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   )

(2) 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   )

11. 袁公两次问陈元方,请你用自己的话把袁公两次问话的主要意思说出来。

12. 指出陈元方第二次答语的巧妙之处。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0. (1) 称赞.赞许(2) 效法11. 第一次问陈元方父亲在太丘为官时是如何赢得称赞的,第二次是问自己和陈元方父亲究竟谁效法谁。12. 陈元方借周公和孔子没有相互效法的例子,暗示袁公和自己父亲并不存在谁效法谁的问题,既表达了对袁公的尊重,又维护了父亲的尊严,顾全了双方的面子。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10〜1...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孟子.离娄上》部分翻译孟子曰:“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实得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  2020-05-20 …

英语翻译孟子曰:“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  2020-05-20 …

古诗阅读夜泉袁中道山白鸟忽鸣,石冷霜欲结。流泉得月光,化为一溪雪。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2020-06-11 …

最后一编谢谢,下面这编什么是仁人之所以务白也.难到仁徳的人都没什么作为吗?挈国以呼功利,不务张其义  2020-06-15 …

下列加粗的词语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非人之所能为也B.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  2020-06-26 …

1902年,梁启超写文章分辨了中国儒学“仁政”与西方近代“自由”的区别,认为“以孔孟之贤,其仁政之  2020-06-30 …

庄子指出:“自我观之,仁义之端,是非之涂,樊然殽乱,吾恶能知其辩!”这一观点[]①庄子指出:“自我  2020-07-05 …

孟子曰:“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孟子曰:“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  2020-07-11 …

英语翻译只要这3句贤不孝之所得,各因其才,仁智之所见,各随其分.是以不藏于家,而藏于其所故居之僧舍  2020-07-13 …

《韩非子·奸劫弑臣》说:“世主美仁义之名而不察其实,是以大者国亡身死,小者地削主卑。何以明之?夫施  2020-07-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