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22分)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①,可得闻乎?”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曰:“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22分)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①,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
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②,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
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注释:1“齐桓、晋文之事”指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
2“觳觫”(hú sù):因恐惧而发抖。
小题1:下列划线字释义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百姓皆以王为 也 (吝啬) B.仲尼之徒无 桓、文之事者 (道理)
C.若无 而就死地 (归罪) D.王若 其无罪而就死地(隐藏)
小题2:下列句式与例句句式一致的是  (     )3分
例: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C.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D.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小题3:下列划线虚词与例句虚词用法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例句:宜乎百姓 谓我爱也。
A.牛何 B.仲尼 徒无道桓、文之事者
C.王无异于百姓 以王为爱也 D.填然鼓 ,兵刃既接
小题4: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3分
A.孟子看透了齐宣王的真实想法,用“称王”来诱导齐宣王实行“仁政”。
B.齐宣王以牛易羊,不忍心看到牛觳觫,孟子认为他是假仁义。
C.齐宣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说明齐宣王真正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D.孟子用“君子远庖厨也”形象地说明了“仁”的内涵。
小题5:将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4分)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3分)
(3)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3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A
小题1:C
小题1:C
小题1:C
小题1:(1)大王对老百姓认为您吝啬不要刚到诧异。
(2)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孝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老百姓听,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在道路上背着或者顶着东西了。
(3)砍下树枝作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天下人像云一样聚集起来,回声似的应和他,都带着粮食,影子似的跟着他。


小题1:B、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 (说出)C、若无罪而就死地  (罪过,名词) D、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可怜)
小题1:句式与例句句式都是宾语前置。
小题1:加点虚词与例句虚词,都是用在主谓之间,取独
小题1:齐宣王此时还没有真正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小题1:(1)“无异于”“以王为”“ 爱”句意通顺个1分(2)“谨”“ 申”“ 不负戴于道路”(3)“为”“ 云集”“ 景从”
译文:
齐宣王问道:“齐桓公、晋文公在春秋时代称霸的事情,您可以讲给我听听吗?” 孟子回答说:“孔子的学生没有谈论齐桓公、晋文公称霸之事的,所以没有传到后代来,我也没有听说过。大王如果一定要我说。那我就说说用道德来统一天下的王道吧?” 宣王问:“道德怎么样就可以统一天下了呢?” 孟子说:“一切为了让老百姓安居乐业。这样去统一天下,就没有谁能够阻挡了。” 宣王说:“像我这样的人能够让老百姓安居乐业吗?” 孟子说:“能够。” 宣王说:“凭什么知道我能够呢?” 孟子说:“我曾经听胡龁告诉过我一件事,说是大王您有一天坐在大殿上有人牵着牛从殿下走过,您看到了,便问:‘把牛牵到哪里去?’牵牛的人回答:‘准备杀了取血祭钟’。您便说:‘放了它吧!我不忍心看到它那害怕得发抖的样子,就像毫无罪过却被到处死刑一样。’牵牛的人问:‘那就不祭钟了吗?’您说:‘怎么可以不祭钟呢?用羊来代替牛吧!’-----不知道有没有这件事?” 宣王说:“是有这件事。” 孟子说:“凭大王您有这样的仁心就可以统一天下了。老百姓听说这件事后都认为您是吝啬,我却知道您不是吝啬,而是因为不忍心。” 宣王说:“是,确实有的老百姓这样认为。不过,我们齐国虽然不大,但我怎么会吝啬到舍不得一头牛的程度呢?我实在是不忍心看到它害怕得发抖的样子,就像毫无罪过却被判处死刑一样,所以用羊来代替它。” 孟子说:“大王也不要责怪老百姓认为您吝啬。他们只看到您用小的羊去代替大的牛,哪里知道其中的深意呢?何况,大王如果可怜它毫无罪过却被宰杀,那牛和羊又有什么区别呢?” 宣王笑者说:“是啊,这一点连我自己也不知道到底是一种什么心理了。我的确不是吝啬钱财才用羊去代替牛的,不过,老百姓这样认为,的确也有他们的道理啊。” 孟子说:“没有关系。大王这种不忍心正是仁慈的表现,只因为您当时亲眼见到了牛而没有见到羊。君子对于飞禽走兽,见到它们活着,便不忍心见到它们死去;听到它们哀叫,便不忍心吃它们的肉。所以,君子总是远离厨房。”
看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翻译下面文言文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禝焉,何必读书,然后  2020-05-16 …

英语翻译逢蒙学射于羿,尽羿之道,思天下惟羿为愈已,于是杀羿.孟子曰:“是亦羿有罪焉.”公明仪曰:“  2020-05-20 …

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然后答题。(6分)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  2020-06-10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  2020-06-16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并翻译划线的句子。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  2020-06-1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画线的句子。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  2020-06-16 …

英语翻译王曰:“夫风者,天地之气,溥畅而至,不择贵贱高下而加焉.今子独以为寡人之风,岂有说乎?”宋  2020-06-17 …

英语翻译桓公读书于堂,轮人研轮于堂下,释其椎凿而问桓公曰:“君之所读者何书也?”桓公曰:“圣人之书  2020-06-19 …

逢蒙学射于羿逢蒙学射于羿,尽羿之道;思天下惟羿为愈己,于是杀羿。孟子曰:“是亦羿有罪焉。”公明仪曰  2020-06-3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楚太子养枭楚太子以梧桐之实养枭,而冀其凤鸣焉。春申君曰:“是枭也,  2020-07-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