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用分离叶绿体进行下述实验:先将叶绿体浸泡在PH4的溶液中,平衡一段时间后转移到PH8的溶液中,此叶绿体不照光也能合成ATP,试解释此实验结果.

题目详情
用分离叶绿体进行下述实验:先将叶绿体浸泡在PH4的溶液中,平衡一段时间后转移到PH8的溶液中,此叶绿体不照光也能合成ATP,试解释此实验结果.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叶绿体浸泡在pH=4的溶液中,基质从中摄取了H+,并将摄取的H+泵入类囊体的腔,使类囊体空腔中的pH为4.将此叶绿体转移到pH=8的溶液中,类囊体膜两侧建立了质子电化学梯度,驱使ADP磷酸化产生ATP.

非循环电子传递链中,细胞色素复合体会将氢离子打到类囊体(Thylakoid)里面.高浓度的氢离子会顺着高浓度往低浓度的地方流这个趋势,像类囊体外扩散.但是类囊体膜是双层磷脂膜(Phospholipid dilayer),对于氢离子移动的阻隔很大,它只能通过一种叫做ATP合成酶(ATP Synthase)的通道往外走.途中正似水坝里的水一般,释放它的位能.经过ATP合成酶时会提供能量、改变它的形状,使得ATP合成酶将ADP和磷酸合成ATP.

一对电子从P680经P700传至NADP+,在类囊体腔中增加4个H+,2个来源于H2O光解,2个由PQ从基质转移而来,在基质外一个H+又被用于还原NADP+,所以类囊体腔内有较高的H+(pH≈5,基质pH≈8),形成质子动力势,H+经ATP成合酶,渗入基质、推动ADP和Pi结合形成ATP.
求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