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材料一:统计数字显示,这几年每年到敦煌旅游的人数都在60万以上,这是一个让文物专家心惊肉跳的数字.因为有文物专家做过试验:让40个人在洞窟中逗留了37分钟,空气中的温度、湿度及二氧

题目详情
材料一:统计数字显示,这几年每年到敦煌旅游的人数都在60万以上,这是一个让文物专家心惊肉跳的数字.因为有文物专家做过试验:让40个人在洞窟中逗留了37分钟,空气中的温度、湿度及二氧化碳含量就超过了正常含量的6倍.研究结果表明,这些人在这段时间呼出的气体使窟内的二氧化碳和湿气含量迅速增高.而要使这些空气散尽则需6个小时.有关人员解释说,二氧化碳和湿气对壁画的破坏作用相当大.材料二:许多文献记载,建国之初,对拱卫北京500多年的明代城墙,主张“拆”的意见占上风.理由是:作为古代防御工事的城墙,现在已经失去了功能,又是封建帝王的遗迹,还阻碍交通,限制了旧城发展;甚至认为拆了城墙可以得到许多砖、取得地皮,修建马路.材料三:日本曾经出土了一个唐代的墓葬,他们为了防止对文物的破坏,把真品完全保护起来用于研究,然后按原样复制一个一模一样的用于人们参观.(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说明文物保护与哪个方面存在着矛盾冲突?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2)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问题,你有什么解决办法?(3)你认为材料三所介绍的文物保护办法可行吗?为什么?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答:材料一说明了文物的保护与游客旅游时造成的文物的损坏之间的矛盾,材料二说明了文物的保护与现代生产生活及文物失去当时的历史作用之间产生的矛盾.除此之外,还有文物保护与文物盗窃;文物保护与资金短缺;文物保护与修复度低之间的矛盾.(2)答:材料一反映的问题解决时我们应该找准最根本的也就是最主要的方面.由于游客人数日益增高而导致气中的温度、湿度及二氧化碳含量就超过了正常的含量,这就需要有关部门采取措施限制游客人数,限制参观时间,并加大对壁画的修复次数使损坏程度降到最低.材料二反映的问题解决时我们应该针对其本质,文物失去其历史效益在现代来说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并不能因为其历史作用的失去就破坏掉文物,我们应该加大对历史文物的改造,在不改变其根本形态的基础上进行开发使之有新的功能和效益为现在的社会发展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3)答:不可行,保护文物是正确的做法,但是完全保护是因噎废食的做法,我们可以采用隔板展览的方式,真实文物的保护不是完全的封锁而是经过长期的多次的整修才能达到的,模型的展出会使人有种不真实的感觉,文物反映历史,因此不能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