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下题。读书辄成诵。及冠,嶷然①有声。宋兴且百年,而文章体裁,犹仍五季余习,镂刻骈偶,欧阳修四岁而孤,母郑,守
|
|
解析:
附:文言文参考 欧阳修四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郑氏,发誓严守节操,不肯改嫁,亲自教他学习;家里贫穷,以致用芦苇画地来学习写字。他自幼思维敏捷,颖悟过人,读书往往能背诵下来。刚刚成年,就出类拔萃,卓有名声。宋朝建国将近百年,为文的风格还沿袭五代的积习,着意在骈俪词藻上下功夫,内容却空乏污浊无振作之气。士人习惯于旧时的陋习,持论卑下而无力。苏舜元、苏舜钦、柳开、穆修等人,都有意振作和发扬它,但力度不够。欧阳修到随州游学,在一个竹箱中找到唐代韩愈的手稿,读后内心仰慕。于是就苦心探究它的精微,甚至废寝忘食,决心要追随他,同他并驾齐驱。进士科考试时,他名列南宫第一,被选入甲科。后来调任西京推官。开始与尹洙交往,写作古文,议论当代实事,相互称为师友。又与梅尧臣交游,创作诗歌相互酬答,于是以文章而名满天下。嘉祐二年主持科举考试。当时的读书人推崇险怪艰涩的文章,号称“太学体”,欧阳修极力排斥它,凡是这样的文章就废弃它。考试后,先前那些推崇险怪艰涩文章的人等欧阳修出门,就在他的马前群聚鼓噪,连街上的巡查人员都不能制止;但科举考试的风气从此大为转变。欧阳修写文章自然天成,丰满和简约都合乎规范。语言简洁而明了,信实而通畅,引征事物联系同类,用最正确的理论调理贯通,使人心悦诚服。终至独步天下,没有人能企及,所以天下人一致学习并尊重他。他奖励提拔年轻人,如恐担心他们赶不上自己;得到他赏识的人,都成为著名的人才。曾巩,王安石,苏洵,苏洵之子苏轼、苏辙,原来都是普通百姓,居于民间,不为人知,欧阳修各处宣扬他们的声誉,认为他们一定会名显于世。后欧阳修奉帝命编写《唐书》中的纪、志、表,自己撰写《五代史记》,章法严谨,言辞简约,大都采取了《春秋》遗留的要旨。苏轼介绍他的文章时说:“议论大的道理有如韩愈,评论具体事物很像陆贽,记事则如同司马迁,而写诗作赋又和李白相似。”了解他的人都认为这是知者之言。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各题。刘基,字伯温,青田人。曾祖濠,仕宋为翰林掌书。宋亡,邑子林融倡义旅。 2020-06-11 …
宋朝文学家苏轼,幼时写门联(识辨天下字读尽天下书).有位白发老人看了此联,拿出一本书向他请教,书上 2020-06-18 …
阅读《宋太宗学书》,完成下列各题。太宗朝①有王著学右军②书,深得其法,侍书翰林。帝听政③之余,留心 2020-06-20 …
宋飞和余捷各买了一本同样的故事书.当宋飞看到64页时,余捷看到24页,此时,余捷剩下的页数正好是宋 2020-06-2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①崔休,字惠盛,清河人。休少孤贫,矫然自立。举秀才,入京师,与中书 2020-06-2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与荆南乐秀才书(宋)欧阳修修顿首白秀才足下。前者舟行往来,屡辱见过。又 2020-07-0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共13分)宋诗选注·序(节选)钱钟书南宋时,金国的作者就嫌宋诗“衰 2020-07-16 …
赞同朱光潜的咬文嚼字的观点的古诗文或名言名句比如说马南邨在不求甚解一文中说读书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 2020-12-21 …
指出下面句子运用的论证方法。宋代理学家陆象山的语录中说:“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 2020-12-2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论宋诗钱钟书南宋时,金国的作者就嫌宋诗“衰于前古……遂鄙薄而不道”,从 2020-12-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