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林中那块阳光明媚的草地陈忠实①早晨醒来便听见哗哗哗的雨声。拉开窗帘就看到了从黑云里倾泻而下的闪着些微亮光的雨条。到俄罗斯一周了,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林中那块阳光明媚的草地
陈忠实
①早晨醒来便听见哗哗哗的雨声。拉开窗帘就看到了从黑云里倾泻而下的闪着些微亮光的雨条。到俄罗斯一周了,走到哪里都是蔚蓝的天空和鲜亮的阳光。今天遇到下雨了。有阳光又有雨,当是感受俄罗斯大地自然天象变幻的一个难得的完满。
②冒雨去图拉,拜谒托尔斯泰。车经过图拉城时,雨,时下时停,出图拉城时,就看到远方天际一抹蓝天了。拐过两个交叉弯道,看到很长的林木遮蔽下的围墙和一个阔大的门,这就是托翁自己命名的“林中那块阳光明媚的草地”——庄园故居了。
③站在宽大的门口,一眼看见两排整齐高大的白桦树的甬道,通向林木笼罩的深处。甬道尽头往右拐进去,是一座涂成黄色的两层小楼,这是托尔斯泰的居室和写作间。在这座托尔斯泰写作和生活的黄色小楼前,有一块不大的空地,该算作院子吧。小院的三面,是稠密到几乎不透阳光的树林,林间长满杂草,俨然一种森林的气息。楼前的这方小院,除了供人走的台阶下的土路,也都栽种着花草,却不是精细的管理,完全是自由生长的态势。
④花草园子里有一棵合抱粗的树,不见一片绿叶,粗壮的枝股和细细的枝条,赤裸在空中,在四周一片浓密的绿叶的背景下,这棵树让人感到一种死亡的凄凉。
⑤我初看到这棵枯死的树时,贸然想到的是,它与周围的景致太不协调了,随后知道了这棵树非凡的存在,竟然有一种内心深处的震撼。
⑥枯枝上挂着一只金黄色的铜钟。托尔斯泰是贵族,却愿去帮助那些寻找救助的贫苦人,久而久之,那些四野八乡遭遇困境的乡民便寻到这个庄园来。托尔斯泰在楼前院子这棵树上挂的这只铜钟,是供寻访的穷人拉响的,听到响声,托尔斯泰就会放下笔推开稿纸,把敲钟的穷人请进楼里,听其诉叙困难和冤屈,然后给予帮扶救助。
⑦据说有时竟会在这棵树下发生排队等候敲钟的事。曾经有多少穷人贫民憋着一肚子酸楚和一缕温暖的希望攥住那根绳子,敲响了这只铜钟,然后走进了小楼会客厅,然后对着胡须垂到胸膛的这位作家倾诉,然后得到托尔斯泰的救助脱离困境。
⑧这棵曾经给穷人和贫民以生存希望的树已经死了,干枯的枝条呈着黑色,枝干上的树皮有一二处剥落,那只金黄色的铜钟静静地悬空吊着,虽依原样系着一条皮绳,却再也不会有谁扯拉了。救助穷人的托尔斯泰去世已近百年,这棵树大约也徒感寂寞,已经失去了承载穷人希望的自信和骄傲,随托翁去了。
⑨托翁晚年竟然执意要亲手打造一双皮靴,而且果真打造出来了,而且很精美很结实也很实用。我自然惊讶这位伟大作家除了把笔的效能发挥到了无可企及的天分之外,还有无师自通操作刀剪锥针制作皮靴的一双巧手;我自然也会想到这位既是贵族庄园主又是赫赫盛名的作家,绝不会吝啬一双靴子的小钱而停下笔来拎起牛皮;然而,他彻底腻歪了已往的贵族生活,以亲自操刀捏锥,表示一种背离,一种转向。
⑩托尔斯泰把他精心制作的这双皮靴送给一位评论家朋友。这位评论家惊讶不已,反复欣赏之后,郑重地把这双皮靴摆到书架上,紧挨着托尔斯泰之前送给他的十二卷文集排列着,然后说:这是你的第十三卷作品。
?这是俄罗斯人以素有的幽默方式,表达出对一位伟大作家最到位最深刻的理解。
?我真幸运,在林中的这块草地上领受到了明媚的阳光。
?雨在我专注于黄色小楼里的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张照片一页手稿的时候,完全结束了。头顶是一片蓝色的天空和自在悬浮着的又白又亮的云。林子顶梢墨绿的叶子也清亮柔媚起来。阳光从枝叶的空隙投到林子里的硬质土路上,洒在小小的聚蓄着雨水的坑洼里,更显一种明媚。
(取材于陈忠实《林中那块阳光明媚的草地》)
1.作者在第⑤段中说,“随后知道了这棵树非凡的存在,竟然有一种内心深处的震撼。”请分析作者内心震撼的原因。(4分)
2.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4分)
(1)表示一种背离,一种转向。(2分)
(2)这是你的第十三卷作品。(2分)
3.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一段景物描写的作用。(4分)
4.以“林中那块阳光明媚的草地”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1.
分 析:
本题属于筛选加概括题,题干中的“随后”暗示答案筛选区域从第六段开始。从第六段中来看,托尔斯泰是贵族,却愿去帮助那些寻找救助的贫苦人,从第七段来看,很多穷苦人都喜欢找托尔斯泰诉说痛苦,“据说有时竟会在这棵树下发生排队等候敲钟的事”。分析这些信息可以归纳出答案。
考点: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
分 析:
理解划线句子的含义,最重要的是将其放置于原文,联系上下文来思考。第一个句子结合上文来看,托翁晚年执意亲自做皮靴,表明他想做一个平民,因此,这里的“背离”是对贵族生活的背离,“转向”指的是向平民的转化。第二个句子结合上文来看,评论家把托尔斯泰制作的皮靴和托翁的作品放在一起,也就是说在评论家眼中这双皮靴和托翁的其他作品一样都表现出了托翁的理想和追求。
考点: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3.
分 析:
景物描写的作用一般有:营造意境与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暗示主题等。本题考查的景物描写在文章的结尾处,除了考虑到景物描写对托翁形象的烘托作用之外,还要考虑到照应上文,呼应题目,升华主题的作用。
考点:
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4.
分 析:
这类题目解答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第一,看标题内容,包括标题的本义和深层含义:是否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否点明写作对象;第二思考题目在结构上的作用:是否线索,贯穿全文,是否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第三看修辞手法:是否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第四,思考与主旨的关系:是否文眼,能否揭示主旨;第五如果是写人的文章,要思考与人物的关系:能否表明人物性格,是否显示作者对人物的评价和态度。
考点:
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能力层级为探究F。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2015年9月3日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日子,为 2020-06-10 …
阅读下列材料,参与相关的综合实践活动。2015年9月3日,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2020-06-10 …
英语翻译从货代处得悉,贵司已同意赶下周二的船走货,谨提醒请尽快安排提货.另外,其他订单也已完成生产 2020-06-17 …
材料一王刚说:“喜、怒、哀、惧是个人的事情宣泄情绪时不必管周围的人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材料二刘菲 2020-06-19 …
在高尔基的《童年》中,“醒一醒吧,人都有一死,这算得了什么,小鸟不是也要死吗?”这句话是谁说的?“ 2020-06-27 …
冬天里的一缕阳光周六的早晨,被一阵闹铃叫醒了耳朵,从被窝里探出身子,一股寒流霎时间向全身袭来,我不 2020-06-29 …
探究题随着“玉兔”在月球上无法“醒来”,华夏儿女久久沉浸在祈祷中,关于月球上的物理现象和规律,同学 2020-06-29 …
初三学生小华一周来的表现:星期一晚上,晚饭后看电视入了迷,直到母亲多次催促,才很不情愿地开始做作业。 2020-11-27 …
老周说的人要衷心,火要空心,原本主要是想提醒巴金(),但巴金老周说的人要衷心,火要空心,原本主要是想 2020-12-04 …
老周说的人要忠心,火要空心,原本是想提醒巴金() 2020-12-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