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中国近代化的历程艰难曲折,但先进的中国人从没停止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74年,李鸿章在《筹议海防折》中认为,当时中国“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
题目详情
中国近代化的历程艰难曲折,但先进的中国人从没停止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74年,李鸿章在《筹议海防折》中认为,当时中国“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甚至进入到了京城和各省。列强表面上打着和好的旗号,暗地里怀着吞并中国的野心,中国遇到“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他还认为,“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工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
材料二

材料三 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的历程。……中国走向近代化的
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国人每向前迈进一步都异常艰难,但却是一种不断提高的过程。--摘自《世纪之交的回望》
请回答:
(1)基于材料一的现状和认识,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在洋务运动中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这场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有何地位?
(2)材料二中,把图1的主张变为实践的政治运动是什么?孙中山把图2中“革命纲领”阐发为什么思想?
(3)根据材料三,说明中国近代化“是一种不断提高的过程”。
材料一 1874年,李鸿章在《筹议海防折》中认为,当时中国“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甚至进入到了京城和各省。列强表面上打着和好的旗号,暗地里怀着吞并中国的野心,中国遇到“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他还认为,“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工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
材料二

材料三 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的历程。……中国走向近代化的
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国人每向前迈进一步都异常艰难,但却是一种不断提高的过程。--摘自《世纪之交的回望》
请回答:
(1)基于材料一的现状和认识,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在洋务运动中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这场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有何地位?
(2)材料二中,把图1的主张变为实践的政治运动是什么?孙中山把图2中“革命纲领”阐发为什么思想?
(3)根据材料三,说明中国近代化“是一种不断提高的过程”。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据所学知,面对材料一中所说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前期打着“自强”的旗号,兴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后期打着“求富”的旗号,又兴办了轮船、电报等新式民用工业,从70年代中期开始,洋务派还筹建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并训练新式军队.洋务运动虽然最后失败了,但它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2)由图1“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可知,梁启超主张变法,而把这种变法主张变为实践的政治运动是戊戌变法.据所学知,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图2“《同盟会革命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
(3)由材料三“…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国人每向前迈进一步都异常艰难,但却是一种不断提高的过程”可知,中国近代化经历了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的发展历程,这说明中国近代化“是一种不断提高的过程”.
故答案为:
(1)兴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兴办了轮船、电报等新式民用工业;筹建了三支海军,训练新式军队.(任答一点即可)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2)戊戌变法;三民主义.
(3)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
(2)由图1“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可知,梁启超主张变法,而把这种变法主张变为实践的政治运动是戊戌变法.据所学知,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图2“《同盟会革命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
(3)由材料三“…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国人每向前迈进一步都异常艰难,但却是一种不断提高的过程”可知,中国近代化经历了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的发展历程,这说明中国近代化“是一种不断提高的过程”.
故答案为:
(1)兴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兴办了轮船、电报等新式民用工业;筹建了三支海军,训练新式军队.(任答一点即可)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2)戊戌变法;三民主义.
(3)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
看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艰难曲折,但先...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抗战胜利不久,蒋介石接连三次电邀毛泽东赴渝谈判,“共同商讨国家大计 2020-05-1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泰西风俗,以工商立国,大较恃工为体,恃商为用,则工实尚居商之先;士研其 2020-06-19 …
联系上下文,作者强调“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意在说明()A.先辈创业艰难,国土逐渐增多B 2020-06-21 …
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唐朝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中外交往出现盛况空前的局面。日本、大食、天竺等国纷纷遣 2020-07-07 …
我国每年的三月份都要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商讨国家的大政方针,据此回答问题 2020-11-27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青年们,认清过往的过程,决定未来的去向……艰难的国运,必然产生雄健的国民… 2020-12-15 …
阅读李大钊先生在北大的演讲《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回答问题。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1923年1 2020-12-15 …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读书笔记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要知在艰难的国运中 2020-12-1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从衰败到复兴的转折点。抗战胜利后,民族复兴之路遭遇到艰难的 2020-12-29 …
我国每年的三月份都要召开“两会”,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商讨国家的大政方针。 2021-0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