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题李凝幽居贾岛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注:李凝是一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题 李 凝 幽 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注:李凝是一个隐士。 (1)“僧敲月下门”句与名句“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情趣?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它们在表现手法上的共同特点是以动衬静。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向往悠闲舒适的隐居生活的生活情趣。 |
(1)首先要解析清楚,题目要问的方向。“鸟鸣山更幽”是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的典型案例。这样我们就知道,这道题是要我们分析手法的。 由于月光皎洁,万籁俱寂,因此老僧(或许即指作者)一阵轻微的敲门声,就惊动了宿鸟,或是引起鸟儿一阵不安的噪动,或是鸟从窝中飞出转了个圈,又栖宿巢中了。作者抓住了这一瞬即逝的现象,来刻画环境之幽静,响中寓静,有出人意料之胜。 (2) 首联:“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诗人用很经济的手法,描写了这一幽居的周围环境:一条杂草遮掩的小路通向荒芜不治的小园;近旁,亦无人家居住。淡淡两笔,十分概括地写了一个“幽”字,暗示出李凝的隐士身分。 颔联:“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月光皎洁,万籁俱寂,因此老僧(或许即指作者)一阵轻微的敲门声,就惊动了宿鸟,或是引起鸟儿一阵不安的噪动,或是鸟从窝中飞出转了个圈,又栖宿巢中了。 颈联: 颈联“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是写回归路上所见。过桥是色彩斑斓的原野;晚风轻拂,云脚飘移,仿佛山石在移动。“石”是不会“移”的,诗人用反说,别具神韵。这一切,又都笼罩着一层洁白如银的月色,更显出环境的自然恬淡,幽美迷人。 最后两句是说,我暂时离去,不久当重来,不负共同归隐的约期。前三联都是叙事与写景,最后一联点出诗人心中幽情,托出诗的主旨。正是这种幽雅的处所,悠闲自得的情趣,引起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看了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英语阅读理解,写作很差.怎么办案是这样的.我最近做阅读题目的时候~老师给我们大概8页的英语课文.然 2020-05-13 …
小明是昨天开始看这本书的,昨天读完后,小明已经读完的页数是还没读完的页数1/9,他今天比昨天多读了 2020-06-03 …
1、暑假中小明读一本长篇小说,如果第一天读40页,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读5页,结果最后一天读35页 2020-06-08 …
贾岛“推敲”了许久的诗是这样写的:“闲居少邻并,草经入花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 2020-07-11 …
小红正在读一本201页故事书,读了一部分,读完的最后两页页码之和是81.1小红小红正在读一本201 2020-07-17 …
我不想我不想长大的书的作者简介和主要内容,还有主要人物.还有5个词,然后注释,再然后精美.词语,优美 2020-11-06 …
笑笑读一本书,第一天读了40页,从第二天起每天读的页数都比前一天多5页,10天后读完,这本书一共有 2020-11-19 …
读完《目送》后,写的读后感中有一句“看完这本书,使我.”亲们帮我想办法!“使我”后面写一个四字词,就 2020-11-22 …
有一本书,如果第一天读35页,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读5页,结果最后一天只读35页,就读完了;还是这本 2020-11-25 …
有一本书,如果第一天读35页,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读5页,结果最后一天只读35页,就读完了;还是这本 2020-1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