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2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一块木板的存在方式侯德云新居比旧居敞亮多了,也雅致多了,这是我和妻子精心设计的结果,也是瓦工和木工师傅们辛苦劳作的结
五、(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一块木板的存在方式
侯德云
新居比旧居敞亮多了,也雅致多了,这是我和妻子精心设计的结果,也是瓦工和木工师傅们辛苦劳作的结果。住在里面,挺舒服。
也有不太舒服的时候。每天进进出出,看见放在楼道拐角处的那条长凳,心里就有点不太舒服。高考资源网
那条长凳,现在名义上是属于我家的。它原先只是一块木板,木板不是我家的,而是附近一个建筑工地上的。
这事我看还得从头说起,不然,大家都让我弄糊涂了。
装修房子一开始,我请来了瓦工。瓦工笑嘻嘻对我说:“东家,你能不能弄块木板来,要厚一点,给我搭个桥,你看我施工不方便。”
哪弄呢?我犯了愁。我又不是开木匠铺的。
“喏”,瓦工指着窗外,“你到那儿看看,兴许能借一块来。”
窗外是一个整天叮叮当当的建筑工地,一座大楼正拔地而起。
我硬着头皮去了那里,心里惴惴不安。人家能借么?
工地上有很多忙忙碌碌的人,我插进人空中,转了两圈,终于在一个角落里找到了一块厚木板。足有两米长,两寸厚,稍有点腐,不过载一两个人没问题。我挺高兴,走近一个正在筛沙子的人。
“师傅,我家装修房子,想借块木板用用,行么?”
那人看了我一眼,又低头干活。
我以为他不同意,急忙追了一句:“最多用两天,用完了就还。”
这次他连头也没抬,仍然干着手中的活。
我愣了半天,心想,这人是不是有毛病,不如换个人问问吧。
这一换,就换了五六个人。怪了,没一个跟我搭话的。我有些茫然,这是怎么啦?
一个满脸皱纹的老头蹭了过来,压低了声音说:“小伙子,他们不会跟你搭话的。这活儿,是包工不包料,用多少原料跟他们无关,他们既不能说借你,也不能说不借。你要用什么,拿去就是了,跟谁也别打招呼。”
我半信半疑,扛起木板,走几步,四处望望。我看见有几个人向我扫了一眼,却没有一个过来阻止的,就壮了胆,大步流星扛回了家。
想不到麻烦事还在后头。两天后,我又去了工地,还那块木板。我以为这是很简单的一件事,就径直走到老地方,放下木板,对离我最近的一个人说了声:“师傅,这是我两天前借的,现在还给你。”
那人扭过头,盯了我一会儿,突然放开嗓门喊起来:“我没借你木板,快扛走!”
我顿时噎在那儿说不出话来。
那个人的一嗓子,吸引来无数的目光。我看见一个披着工作服的人走了过来。
“老胡,怎么回事?”披工作服的人声调很冲。
那个被称作老胡的人就急了:“队长,这人说在工地上借了一块木板,来还。可我没借他,真的没借。不信,你问他!”
队长就看着我。
我嗑嗑巴巴半天,也没说出句囫囵话来。
队长显然有点生气,回头朝那边的一群人嚷:“谁借给他的?”
“没借。没借。” 高考资源网
那边零零落落扬起了同一种声音。
队长白了我一眼:“你是不是弄错了?”
“我……”
“扛走吧,扛走吧,别在这添乱。”众人催促我。
我气呼呼地把木板又扛了回来。心里直骂,真见鬼!
请来的木工师傅倒乐了,梆梆梆,一阵敲敲打打,给木板钉上四条腿,把它变成一条长凳,派上了新的用场。
于是这块不知来自哪座山哪棵树的木板,就以一条长凳的方式呆在我家里,直到装修结束。后来,我嫌它碍手碍脚,就搬到楼道的拐角处。我知道,这肯定不是它的最终存在方式,至于它的最终方式是什么,我无法预料,也懒得预料。
这件事我琢磨过好长时间,最后总算明白了点什么。明白了,就叹一口气。
我曾经把这事说给妻子听,她听完了,就狠狠地用手指点了一下我的脑门:“傻冒,既然这样,为什么不再借点别的东西?”
(选自《中国当代小小说精品库·冬之卷》)
16.简要分析文章开头从入住新居的舒服和不舒服说起的好处? (4分)
17.在主人公借木板还木板这段过程中,作者设置了几组矛盾冲突?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设置?请简要概括和分析。(7分)
18.“我”最后“总算明白了"什么呢?为什么“明白了,就叹一口气”?(6分)
19.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 )
A.这篇小说通过对比、衬托、夸张和虚实结合等手法的运用,以及巧妙的构思来设置情节,增强了艺术感染力和作品的真实性。
B.这篇作品情节设计精当,有些看似无意的地方很具匠心,尤其是那个满脸皱纹的老头,在全篇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C.作者不仅描绘了主人公的言行、神情和心理,还通过瓦工、建筑工等的描绘来烘托出主人公的正直、善良、诚信和纯真个性。
D.作者描述主人公借木板还木板的故事,用笔粗疏简单,但深刻地揭露了一些社会问题和人性问题。
E.作品的最后一段写妻子对“我”的责骂,跟标题和主题都没有任何关系,属画蛇添足,应该删去。
16①这样写更衬托出不舒服的感受,为全文定下感情基调。②避免了作品的平直,呆板,无趣。③“我”住在新居的矛盾心情,使作品产生了悬念,很吸引人,让人生出强烈的阅读兴趣,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也更强化了这块木板所反映出的不同寻常的意义,引人深思。(答对两条即给4分)
17两组。(1分)一是借前的担忧和借时的轻易,二是借来容易和无法归还。(3分,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两点给3分)作者这样写,让故事情节更曲折动人。也有利于突出文章主旨,表达作者的情感态度。(3分,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两点给3分)
18明白的是 人们身上普遍存在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这种态度是人们自私自利的表现。(2分)叹气的原因是,对与己无关的事漠不关心,没有正义感,没有公德心,这是可悲的。广泛存在的这种态度对他人、对社会都没有什么好处,任其发展下去,很可怕。(3分,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两点给3分)但“我”对此似乎又无可奈何。(1分)
19 >.B、C。(A“夸张和虚实结合”不当。D.“用笔粗疏简单”有误。E和主题有关系。)
大爱无声铸师魂阅读答案大爱无声铸师魂地动山摇。他弓着身子,张开双臂紧紧地趴在课桌上,伴着雷鸣般的响 2020-06-12 …
一位老师经常将本班学生的信件拆阅后再交给学生,该老师的做法()A.是合法的,因为老师拆阅学生的信件 2020-06-13 …
板桥居士,姓郑氏,名燮,扬州兴化人.幼随其父学,无他师也.幼时殊无异人处,少长,虽长大,貌寝陋,人 2020-06-18 …
与善人居阅读答案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 2020-06-24 …
某希望小学有37名教师,他们都订阅了《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小学数学教师》中的一种或几种,那么 2020-06-28 …
蹇叔哭师的阅读答案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 2020-07-04 …
麻烦老师解答:好多年前,有人要将一好多年前,有人要将一块木板钉在树上当搁板,邻居说:“你应该先把木板 2020-11-04 …
某校九年级一位老师经常将本班学生的信件拆阅后再交给学生,该老师的做法()A.是合法的,因为老师拆阅学 2020-11-06 …
初中数学,大家帮一下呀!题目:小亮家最近买了一套新房,准备在装修是用木质地板铺居室,用瓷砖铺客厅,经 2020-12-10 …
一道数学题不会,七年级上(求解)小明一家购买了一套房子,准备装修.用木质地板铺居室,用瓷砖铺客厅.通 2020-1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