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小题。武元衡,字伯苍。曾祖载德,则天皇后之族弟。元衡举进士,累为华原令。畿辅镇军督将,皆骄横挠政,元衡称疾去。德宗钦其才,召拜比部员外郎,岁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小题。
武元衡,字伯苍。曾祖载德,则天皇后之族弟。元衡举进士,累为华原令。畿辅镇军督将,皆骄横挠政,元衡称疾去。德宗钦其才,召拜比部员外郎,岁内三迁至右司郎中,以详整任职。擢为御史中丞。尝对延英①,帝目送之,日:“是真宰相器!”
顺宗立,王叔文使人诱以为党,拒不纳。监察御史刘禹锡求为判官,元衡不与,叔文滋不悦。会册皇太子,元衡赞相,太子识之。及即位,是为宪宗。元和二年,拜门下侍郎、同手书门下平章事,兼判户部事。帝素知元衡坚正有守,故眷礼信任异它相。
蜀新定,高崇文为节度,不知吏治,帝难其代。诏元衡为剑南西川节度使,繇萧县伯封临淮郡公,帝御安福门慰遣之。崇文去成都,尽以金帛、帟幕、伎乐、工巧行,蜀几为空。元衡至,绥靖约束,俭己宽民,比三年,上下完实,蛮夷怀归。雅性庄重,虽淡于接物,而开府极一时选。
上自李元吉甫薨,悉以兵事委元衡。李师道所养说客说李师道曰:“天子所以锐意诛蔡者,元衡赞之者也。请密往刺之。元衡死,则他相不敢主其谋,争劝天子罢兵矣。“师道以为然即资给遣之王承宗遣牙将尹少卿奏事为吴元济游说少卿至中书辞指不逊元衡叱出之。承宗怨,数上章诬诋。六月,癸卯,天未明,元衡入朝,出所居靖安坊东门,有贼自暗中突出射之,射元衡中肩,复击其左股,徒御格斗不胜,皆骇走,遂害元衡。逻司传噪盗杀宰相,连十余里,达朝堂,百官恂惧,未知主名。少顷,马逸还第,中外乃审知。有司以闻,帝震惊,罢朝。坐延英见宰相,哀恸,为再不食。赠司徒,谥日忠愍。
选自《新唐书•武元衡传》及《资治通鉴》,有删改)
【注】:①延英:唐代长安宫殿名,在延英门内。
1.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师道以为然/即资给遣之/王承宗遣牙将/尹少卿奏事/为吴元济游说少卿/至中书/辞指不逊/元衡叱出之。
B师道以为然/即资给遣之/王承宗遣牙将/尹少卿奏事/为吴元济游说/少卿至中书/辞指不逊/元衡叱出之。
C师道以为然/即资给遣之/王承宗遣牙将尹少卿奏事/为吴元济游说/少卿至中书/辞指不逊/元衡叱出之
D师道以为然/即资给遣之/王承宗遣牙将尹少卿奏事/为吴元济游说少卿/至中书/辞指不逊/元衡叱出之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畿辅:古代王都周围千里以内的地区。后多指京城管辖的地区。
B.赞相:指举行典礼时司仪赞唱导引各种仪式。唐时属吏部所辖。
C.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
D.癸卯:属于古代的干支纪年法。共有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干支两字相配,用以纪年。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武元衡出身显赫,才华出众,凭家族荫庇步入仕途,后逐步升迁,但因为难以节制京城附近骄横的将领,他借口有病从华原令上离职。
B.武元衡为人正直.胸怀操守,宪宗时,他不愿意参与朋党之争,坚决拒绝了王叔文集团的拉拢,导致了王叔文的不满。
C.武元衡掌管川西,政绩卓著,后被召回朝廷主持政事。虽然得到皇帝的支持,但为敌对势力所不容,在上朝的途中遭人伏击遇害。
D.武元衡政治才能出众,品德高尚,经德宗、顺宗、宪宗三朝,都备受皇帝器重,尤其是宪宗在位时,信任礼遇超过了同列。
4.翻译:
(1)天子所以锐意诛蔡者,元衡赞之者也�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孙中山选集》下卷所载:“因此吾人欲证实民族主义实为健全之反帝国主义,则当努力于赞助国内各种平民阶 2020-05-13 …
《孙中山选集》下卷载,“因此吾人欲证实民族主义实为健全之反帝国主义,则当努力于赞助国内各种平民阶级 2020-05-13 …
春秋时期族刑(针对宗族)被广泛运用,但到战国时期“灭族”等族刑记载大为减少,多以父母、妻子、同产( 2020-06-17 …
谁会这道题:文以载道,经典古诗文文以载道,经典古诗文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经典中有哲学,有智慧 2020-06-29 …
《左传》载:“昔周公、大公股肱周室,夹辅成王。成王劳之,而赐之盟,曰:‘世世子孙无相害也!’载在盟 2020-07-10 …
西周时期,周王自称“天之子”,其所居之地称为“中国”(即中央之国).文献准确记载的区域大致在黄河流 2020-07-11 …
1938年,学者熊十力在《中国历史讲话》中写道:“中华民族,由满汉蒙回藏五族构成之。古分言之,则有五 2020-11-14 …
文以载道,经典古诗文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经典中有哲学,有智慧,有历史…涵储着中国人文精神的基因 2020-12-0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华民族”族称考“中华民族”是近代以来才有的民族学名称,但是,这个族 2020-12-06 …
(2014•静安区一模)历史上对曹操祖父的身世有不同的记载:一为大禹后代夏侯氏的后人,二为西汉相国曹 2020-12-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