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看看这是哪篇古文,说明的道理是什么?并解释两个实词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解释)之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
题目详情
看看这是哪篇古文,说明的道理是什么?并解释两个实词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解释)之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解释)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解释)之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解释)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道理:不能人云亦云,信口传说.要切实际.
闻:听说;
道:传说(动词)
闻:听说;
道:传说(动词)
看了看看这是哪篇古文,说明的道理是...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高效液相法中稀释倍数的计算,特别是将固态物质溶解稀释.如将某样品50毫克和1克都稀释定容到100m 2020-05-16 …
帮我做一道历史材料题〔材料一〕汤旱,伊尹①教民田头凿井以溉田.──《世本》〔材料二〕惟②曰:“若籍 2020-06-23 …
古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明融合发展的友好象征,当年唐玄奘在这条线路上不可能见到的现象是()A.粉彩瓷、 2020-06-26 …
教育家拿起茶杯,向井里溉水,他一边溉一边喊:“危险,快上来,一,二”.说明了教育家的什么人教版小学 2020-06-26 …
下面是《宋之丁氏》,请你读一读,然后按要求写作.原文:宋之丁氏,家无井而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 2020-07-08 …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 2020-07-15 …
临沂市是此次特旱区之一,为减轻此次旱灾对该市冬小麦的不利影响,该市采取的应对措施有()①打机井灌溉② 2020-11-13 …
某同学家里打了一口新井,他想了解井水是硬水还是软水,他的做法正确的是()A、加入少量醋酸B、加适量的 2020-12-03 …
在宁夏平原、河套平原上,人们靠坎儿井灌溉发展农业,使这里成为“塞外江南”..(判断对错) 2020-12-08 …
稀释10X,稀释20X,稀释50X,稀释100X,分别如何操作?如何理解稀释的含义稀释20X,将10 2021-0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