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材料一汶川地震,是新中国第一次对灾情提供即时大规模的发布。5月12日14时28分,地震发生;14点46分,新华网就发布了四川汶川发生7.8级强烈地震的权威消息。此次,大半个中

题目详情

  材料一 汶川地震,是新中国第一次对灾情提供即时大规模的发布。5月12日14时28分,地震发生;14点46分,新华网就发布了四川汶川发生7 . 8级强烈地震的权威消息。此次,大半个中国的人们刚从避震的户外陆续回到室内,一上网就了解到地震的真相。傍晚,温家宝总理飞往灾区指挥救灾的消息在网上发布。截至到当晚10点,四川地震局已经召开了6次新闻发布会。各网站均开设汶川地震专页,比中央电视台更早启动滚动发布震情新闻。地震遇难人数也在网上持续更新。即使统计口径存在出入,有的被埋或失踪人口被误统计为死亡,也通过新闻的动态更新来校正。信息的及时、全面、准确的公布,稳定了民心。

  材料二 5月23日,温家宝总理到四川灾区的北川中学安置点看望师生。在教室里,总理勉励学生们面对震灾“要昂起不屈的头颅,挺起不屈的脊梁,燃起那颗炽热的心,为了明天,充满希望地向前迈进!”并转身在黑板上用粉笔写下了“多难兴邦”四个字。

(1)结合材料分析这次地震信息公开,有什么政治意义。

(2)从哲学角度分析,在灾难中我们应该如何兴邦?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答案:解析:   (1)①有利于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地震信息的及时、全面、准确的公布,使人民及时了解到地震灾区的情况,并积极投身到抗震救灾的斗争中去。(3分)②有利于保证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便于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地震信息的及时公开,使的整个救灾过程公开透明,便于提高政府形象和权威。(3分)③有利于社会稳定。地震信息的及时、全面、准确的公布,及时稳定了民心,维持了社会稳定。(2分)④地震信息的公开反映了我国政治文明的重大进步,有利于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2分)   (2)①意识具有能动作用,在灾难面前要以高昂的精神催人向上,使人奋进,把精神力转化为抗灾兴邦的物质力;(3分)②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我们要充分做好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在曲折的道路上创造社会主义事业的辉煌;(3分)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树立群众观点,坚持走群众路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抗灾兴邦中主力军的作用;(3分)④矛盾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向相反方向转化,灾害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全国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勇于牺牲,把灾难转化为现代化建设的无穷力量。(3分)
看了材料一汶川地震,是新中国第一次...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