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峡江寺飞泉亭记袁枚余年来观瀑屡矣,至峡江寺①而意难决舍②,则飞泉一亭为之也。凡人之情,其目悦,其体不适,势不能久留。天台③之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峡江寺飞泉亭记

袁枚

  余年来观瀑屡矣,至峡江寺①而意难决舍②,则飞泉一亭为之也。

  凡人之情,其目悦,其体不适,势不能久留。天台③之瀑,离寺百步;雁宕④瀑旁无寺;他若匡庐⑤,若罗浮⑥,若青田之石门⑦,瀑未尝不奇,而游者皆暴日中,踞危崖,不得从容以观,如倾盖交⑧,虽欢易别。

  惟粤东峡山,高不过里许,而磴级纡曲,古松张覆,骄阳不炙。过石桥,有三奇树,鼎足立,忽至半空凝结为一。凡树皆根合而枝分,此独根分而枝合,奇已!

  登山大半,飞瀑雷震,从空而下。瀑旁有室,即飞泉亭也。纵横丈余,八窗明净。闭窗瀑闻,开窗瀑至。人可坐,可卧,可箕踞⑨,可偃仰,可放笔砚,可瀹茗⑩置饮。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取九天银河置几席间作玩。当时建此亭者其仙乎!

  僧澄波善弈,余命霞裳与之对枰,于是水声,棋声,松声,鸟声,参错并奏。顷之,又有曳杖声从云中来者,则老僧怀远,抱诗集尺许,来索余序。于是吟咏之声,又复大作。天籁人籁,合同而化。不图观瀑之娱,一至于斯!亭之功大矣。

  坐久日落,不得已下山。宿带玉堂,正对南山。云树蓊郁,中隔长江,风帆往来,妙无一人肯泊岸来此寺者。僧告余曰:“峡江寺俗名飞来寺。”余笑曰:“寺何能飞!惟他日余之魂梦,或飞来耳。”僧曰:“无征不信。公爱之,何不记之?”余曰:“诺。”已遂述数行,一以自存,一以与僧。

注释:①峡江寺:在广东清远县峡山上。②决舍:丢开,离去。③天台:天台山,在浙江省天台县北。④雁宕:即雁荡山,在浙江省乐清市东北。⑤匡庐:即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⑥罗浮:罗浮山,在广东省博罗县西北。⑦青田之石门:浙江省青田县的石门山。⑧倾盖交:路上认识的朋友。⑨箕踞:蹲着或坐着。⑩瀹(yu8)茗:煮茶。九天银河:这里指瀑布。霞裳:刘霞裳,袁枚的学生。对枰:对弈。合同而化:合在一起。蓊郁:草木茂盛的样子。长江:这里指的是广东的北江。妙:这里是奇怪的意思。无征不信:没有凭证就不能使人相信。已遂述数行:已经写完了几行,这是写完文章的谦虚说法。

1.下面方框中的文字出自《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结合语境,“而游者皆暴日中”中的“暴”,应解释为:________。

2.结合语境,说说下列各句应用怎样的语气来朗读,再将它们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凡树皆根合而枝分,此独根分而枝合,奇已!

朗读语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当时建此亭者其仙乎!

朗读语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不图观瀑之娱,一至于斯!

朗读语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寺何能飞!惟他日余之魂梦,或飞来耳。

朗读语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开篇就说“余年来观瀑屡矣”,文中哪些语句照应这一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第二段为什么要写别处的瀑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文第六段写飞泉亭中各种声音的目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从选文第五段中摘抄出富有情趣的句子,并试作简要点评。

摘抄: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晒   2.①用表示确定无疑的语气朗读。译句:大凡树都是树根会合在一起而树枝分开,只有这三棵树树根分开而树枝却交叉在一起,真奇妙啊! ②用表示推测的语气朗读。译句:当时盖这个亭子的大概是个仙人...
看了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峡江寺...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