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两首陆游的诗,完成1——2题。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两首陆游的诗,完成1——2题。

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临安春雨初霁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1)对两首诗中词语的解读,不确切的一项是

[  ]

A.《书愤》诗首联抒发了诗人的抗敌抱负。“气如山”为全诗的诗眼和灵魂。不仅总擎了全诗,也刻画了诗人早年的自我形象——空怀爱国热忱,却不知世事艰辛,遥望金兵侵占的中原,愤恨之情郁积如山!

B.颈联与首联形成对照——首联写过去,颈联写现在,首联写少年,颈联写暮年。“空自许”与“世事艰”相对应,“已先斑”与“气如山”相对应。两联不仅处处对照。而且诗脉贯通,概括出诗人的整体形象。

C.“世味”“薄似纱”,诗句表层写世态炎凉,人情淡薄,其隐含信息则是揭示世味薄必然世道穷的现实——南宋小朝廷得过且过,官场风气一天坏似一天,诗人慨叹:在如此环境中为官,会有什么作为?

D.《临》诗颈联表现了诗人百无聊赖的生活与情感世界——到了京城,不屑去结交权贵以求攀升,却独自待在客馆以“作草”“分茶”消磨时光。对生活细节的这种描写,既是个人心迹的剖白,又是对污秽的官场生活的否定。

(2)对这两首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书愤》与《临安春雨初霁》为同期诗作,但其风格与表现方式却迥乎不同。前者,情调严肃而激越,正面凸现一个“愤”字;后者,情调诙谐,在貌似轻松中流泄内心的忧愤。

B.《书愤》颔联追述25年前的两次抗金大捷,诗人将自己的激情直接蕴藉其中,使全诗悲愤的基调透射出一抹靓丽色彩,

C.《临安春雨初霁》表达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淡漠。“素衣莫起风尘叹”,既是自励——绝不会受坏风气的污染,又是对家人的安慰。

D.陆游的《书愤》与杜甫的《蜀相》有一个共同的闪光点,即诗人均联想到了诸葛亮“出师”的伟业,借以自勉;同时又将崇敬、仰慕之情与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炼在一起,分别锤炼出尾联那样的警句。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答案:B;B
解析:
(1)本项犯了理解错位的毛病,“已先斑”与“气如山”无论从内容或形式的角度审视,均形不成对应关系 (2)本项中有的评价陷入了误区,《书愤》颔联寄寓了诗人的喜悦和欣慰,但这种情感是曲折地显现的,并非直接蕴藉其中
看了阅读下面两首陆游的诗,完成1—...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游乐场中的哈哈镜表面呈波浪状,使人变形.关于哈哈镜说法正确的是表面凸,把人拉长凸,短凹,长凹,短现  2020-05-13 …

数学题今年十一黄金周AB两个旅游城市接待游客的情况B城比A城少12万人去A城旅游的人数的1/4与去  2020-05-17 …

沂河在临沂城区段建有多处橡胶坝,拦截形成蓄水约31平方千米的水上公园,水面碧波荡漾,两岸滩地草本茵茵  2020-11-08 …

1.改革开放以来,济南市经济飞速发展,为什么还要提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2.作为市民,游客,在创建文明城  2020-11-12 …

把两面镜子面对面地插在橡皮泥上(保持镜面与桌面垂直),镜子间大约15cm,把一粒跳棋子放在两面镜子之  2020-11-22 …

某公司于“三•八”妇女节期间组织女职工到横店影视城旅游.下面是领队与旅行社导游收费标准的一段对话:领  2020-11-25 …

某公司于“三•八”妇女节期间组织女职工到横店影视城旅游.下面是领队与旅行社导游收费标准的一段对话:领  2020-11-25 …

数学题安排5名同学分别到abc三个城市游览,要求每个城市至少有一个人游览,每人只游览一个城市。其中这  2020-12-06 …

从6人中选4人分别到A、B、C、D四个城市游览,要求每个城市有1人游览,每人只游览一个城市,且这6人  2021-01-02 …

宋代诗人陆游有句诗写道“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说明在陆游那个时代,人们就已觉察到城市暖于  2021-0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