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斑马与老虎的斑纹相近——逃亡者与捕猎者的谋划一致,不知道谁抄袭着谁。这种现象在昆虫世界里更为普遍。昆虫身怀非凡的拟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斑马与老虎的斑纹相近——逃亡者与捕猎者的谋划一致,不知道谁抄袭着谁。这种现象在昆虫世界里更为普遍。昆虫身怀非凡的拟态本领,把生存环境以极其精湛的写实笔法复述出来,伪装成枯叶、竹节或花朵,甚至伪造上面的破损和虫斑。拟态的核心词汇是使自己“消失”。逃亡者希望借此避开天敌的视线,捕食者希望接近时不引起猎物的注意以提高命中率。两者之间有时也相互模仿,比如无毒昆虫狐假虎威地模仿起有毒昆虫的黄黑斑纹,这是自然界中最危险的警戒符号——弱者的抵抗外强中干,必须模仿恶才得以自卫。有限的谋略被双方分享,但输的必然是逃走的一方。猎手对猎物足够了解,后者却从来没有充分的估计,这种规律也和善恶较量相仿。我们容易忽略,善恶之间也在秘密地接壤,而且离这条交集地带最远的善将最早被消灭。也许,统治善恶两界的,是同一个王;因为弱者需要格外的保护,所以只要这个王是公正的,他就已经偏袒了强悍的一方。

(1)

对文中“斑马与老虎的斑纹相近——逃亡者与捕猎者的谋划一致,不知道谁抄袭着谁”这句话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不知道谁抄袭着谁”一句的“抄袭”一词用得生动又贴切,说明了生物之间的模仿不仅存在于自身与环境,也存在于敌人之间。

B.

这个句子说明了动物们的斑纹虽然千姿百态,艳丽斑斓,可异中总有同,总可以找到它们的相似之点,有的还非常接近。

C.

其实,斑马与老虎的斑纹并不相近,前者是黑白相间,后者是黄黑相间,周晓枫说它们相近,只是出于文学的考虑,是艺术家的“再创造”。

D.

“谋划一致”是说这两个动物长出斑纹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能更有利于自己的生存,都是为不让对方轻易地发现自己。

(2)

对文中“拟态的核心词汇是使自己‘消失’”一句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动物们生长出酷似环境和天敌的斑纹的目的,就是让自己彻底地融入环境,混入敌人中,不再作为个体而存在。

B.

“核心词汇”是种形象的说法,是种比喻,动物间并没有什么词汇,只是为了更形象地说明动物拟态的终极目的。

C.

“拟态”就是指模仿其他动物的情态,以具备其他动物的某些生存的本能。

D.

这句话揭示了动物们拟态的目的是生存,与美无关。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答案:1.C;2.C;
解析:
(1) 斑马与老虎的斑纹都是长条的双色相间的,都是横向,它们的结构和形态是相近的,因而作者才这样说。 (2) “拟态”的意思是某些动物的形态、斑纹、颜色跟另外一些动物、植物或环境的物体相似,借以保护自己,免受侵害的现象。并非具有了它种动物的生存本能。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斑马...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已知点P(x,y)是第一象限内的点,且在直线y=-x+8上,已知点P(x,y)是第一象限...已知  2020-05-14 …

1.小明和爷爷在湖中叉鱼,请根据此场景,写出2个现象及相关的物理知识:示例现象:小明看到水中的鱼;  2020-06-10 …

有人做了如下试验:迅速将一只椿象杀死,尽管做得干净无声,也能引起其他椿象的逃避.椿象间的联系方式是  2020-07-05 …

有人做了如下试验:迅速将一只椿象杀死,尽管做的干净无声,也能引起其他椿象的逃逸。椿象间的联系方式是  2020-07-05 …

有人做了如下实验:将一只椿象杀死,尽管做得干净无声,也引起了其它椿象的逃跑.此现象是因为在椿象之间  2020-07-05 …

椿象是一种含有许多特殊气味的昆虫,有人做了如下试验:迅速将一只椿象杀死,尽管做的干净无声,也能引起  2020-07-05 …

双缝干涉在屏幕上总共能观察到多少条明条纹若知道D、d、波长如何计算?如题:用氦氖激光器发出的激光(  2020-07-16 …

为什么固体溶于水时水内部会出现波纹?不知道怎么描述清楚应该很多人都有观察到这个现象比如把糖块丢进水里  2020-12-03 …

请教一下横指同身寸书上说横指同身寸按中指中节横纹算量四横指,可中指中节有很多横纹,不知道那个横纹是呢  2020-12-03 …

()手纹能反映一个人的经历信息,()认为看手纹就知道一个人的命运,则是没有科学根据的.关联词填空  2021-01-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