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回答1——2题。因此,这世界上就有了路。为了快速地走向前方和能走向更远的地方,就有了船,有了马车,有了我们眼前这辆破旧而简陋的汽车。路边接
阅读下文,回答1——2题。
因此,这世界上就有了路。为了快速地走向前方和能走向更远的地方,就有了船,有了马车,有了我们眼前这辆破旧而简陋的汽车。
路边接着家与前方。人们借着路,向前流浪。自古以来,人类就喜欢流浪。当然也可以说,人类不得不流浪。流浪不仅是出于天性,也出于命运。是命运把人抛到了路上——形而上一点说。因为,即便是许多人终身未出家门,或未远出家门,但在他们内心深处,他们仍然有无家可归的感觉,他们也在漫无尽头的路上。四野茫茫,八面空空,眼前与心中,只剩下一条通往前方的路。
(1)理解下面两个句子的含意。
①路边接着家与前方。人们借着路,向前流浪。
②即便是许多人终身未出家门,或未远出家门,但在他们内心深处,他们仍然有无家可归的感觉,他们也在漫无尽头的路上。
(2)含意深刻的句子也要善于通过形象来表述,试结合具体的句子,说一说上面这段文字是如何形象地表述的。
解析:
(1)①人们通过路继续走向前方,但人们就仿佛是一个流浪汉,因为前方到底如何,没有人清楚。②在人生的道路上,人们不仅需要物质上的家,更需要精神的家园。每一个人的内心都会不断地寻找这种精神家园,但这条道路和人类走向前方的道路都是漫无尽头,因此,人们自然会产生一种无家可归的感觉,他们也在漫无尽头的路上。(理解这两个句子都要善于抓住其中的一些关键性的词语。第一小题中要能透彻地理解“流浪”,第二小题中要能透彻地理解“感觉”“路上”等词语。) (2)①第一段结尾一句,不简单地说“于是有了汽车”,而说“有了我们眼前这辆破旧丽简陋的汽车”,把汽车的特点展现给读者,即是为了配合画画,也是为了让语言更加形象,使读者获得的感觉更加具体。②第二段结尾一句,通过“茫茫”与“空空”两个重叠词,形象地写出前方道路上是旷野一片,难以找到家的感觉。(文学语言讲究通过形象来说理,因此,即使是哲理性很强的句子,也仍然通过一定的形象来表述。阅读文章要善于发现这些富有表观力的细节,认真地琢磨文学语言的特点,日积月累,一定能提高语言水平。)
一司机驾驶汽车从甲地到乙地,他以80千米每小时的平均速度用6小时到达目的地.1】当他按原路匀速返回 2020-05-17 …
甲开汽车从A地到B地需要2小时,乙骑摩托车从B地到地需要3小时.如果乙骑摩托车从B地出发往A地,1 2020-05-22 …
甲,乙两地相距484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1.5时后,一辆摩托车从乙地开往甲地,4时后与汽 2020-06-05 …
全程的1/3坐汽车,1/3坐火车,1/3骑自行车.已知汽车的速度为每小时30千米,火车的速度为每小 2020-06-18 …
张老师新买的小汽车行6.4千米就要耗掉汽油1升,张老师加了20升汽油,去距离加油站96千米的地方, 2020-06-27 …
上午8时10分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1.5小时行动96千米,这时距乙地还有224千米,照这样计算 2020-07-15 …
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原计划每小时行65千米,6小时到达.实际上这辆汽车1.5小时行驶117千米. 2020-07-17 …
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原计划每小时行65千米,6小时到达.实际上这辆汽车1.5小时行驶117千米. 2020-07-18 …
有一题数学的行程问题:甲汽车从A地到B地需2小时,乙骑摩托车从B地到A地需3小时,如果乙骑摩托车从 2020-07-19 …
A.B两地相距100km,一辆公共汽车从A地出发,开往B地,1小时后又从A地方向开出一辆小汽车,小 2020-08-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