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①近代学者孙德谦认为,学习贵在虚实交融。“尝谓读书之法,当于实者虚之,虚者实之”。意即“读记事之书,必求其义理”,“就其所论义理
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
①近代学者孙德谦认为,学习贵在虚实交融。“尝谓读书之法,当于实者虚之,虚者实之”。意即“读记事之书,必求其义理”,“就其所论义理,而证之以事。”从实中升华而上,从虚中脱颖而出, 两者 相通全在一个“悟”字。
②自古以来,创造发明曾长期被人们误以为是天才人物独有的才能,自从创造发明的规律被逐渐揭示后,这种神秘感才开始逐渐消除。例如,铅笔加上橡皮头,便成为橡皮头铅笔,笔尖加上灌墨水的容器,便成为自来水笔……这些现在看来极其平常的 文教用品 ,当年都是令人耳目一新的“创造发明”。有心者从此悟出一条规律:凡不可分离的事物,结合在一起,往往可以导出一项创造发明,这种创造发明的价值在于方便和实用。因为凡需用笔时,必然离不开墨水,在书写时,难免有错,有错就必须修改,于是铅笔和橡皮头就结合在一起了。
③学生学习,工人做工,在职者业余进修,技术人员搞科研,都应掌握“实者虚之”学习法。同样看一篇文章,有人就事论事,有人却能看到文章背后的东西,即“ 义理 ”之所在。有人爱看科学传记,往往被动人的故事情节所吸引;有人却能从中悟出真谛。例如,从伽俐略的落体实验故事,得出“思想实验”的 精髓 ,正是“实者虚之’的结果。广泛 浏览 固然可以使人开扩知识领域,然而,如果稍稍注意一下“实者虚之”,收获必将大大提高。
④不久前,我国著名理论化学家唐敖庆教授,在谈到科学研究的“三新”问题时说:‘在自然科学研究中,首先要重视新思想,其次是新方法,再次是新结果。”我们对于“三新”的三个层次的关系,只有通过具体事实的证明,才能真正进入自由的境界。这里就需要运用“虚者实之”学习法。试以学习为例, 对于科学上的一条定律和一个公式的理解和运用 ,只有通过多次解题才能真正掌握。同样解一道题目,有人只能套用现成的公式,找不到相应的公式,就一筹莫展;有人却能通过若干公式的组合, 曲径通幽 。无疑这也是一种创造,这就是运用已有的思想和方法获得创造的。
⑤概括言之, 虚实学习法 的要领是:从事实中悟出理论,从理论中找到启示。一句话,力求看出和掌握书上没有写出来的东西。
1.第①自然段中加粗儿的“两者”指的是
[ ]
A 虚实。
B 从实中升华而上,从虚中脱颖而出。
C 虚实交融
D 从事实中悟出理论,从理论中找到启示。
2.第②自然段中加粗儿的“文教用品”指的是
[ ]
A 铅笔、笔尖。
B 铅笔,橡皮头,橡皮头铅笔;笔尖,灌墨水的容器,自来水笔。
C 橡皮头铅笔,自来水笔。
D 铅笔,笔尖,橡皮头铅笔,自来水笔。
3.第④自然段中划横线的部分“科学上的一条定律和一个公式的理解和应用,”从逻辑上看,是
[ ]
A 概念
B 判断
C 推理
4.第⑤自然段中加粗的“虚实学习法”是指
[ ]
A “虚者实之”学习法。
B “实者虚之”学习法和“虚者实之”学习法。
C “运用已有的思想和方法获得创造”的方法。
5.本文运用的论证方法有
[ ]
A 举例论证 对比论证
B 比喻论证 引证
C 举例论证 举例论证
英语翻译人生而有知,知而有志,志也者,臧也.然而有所谓虚,不以所已臧害所将受,谓之虚.心生而有知, 2020-06-10 …
英语翻译那位好心人能给出荀子《解蔽》中“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曰:虚壹而静.心未尝不臧也, 2020-06-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孔子在《论语》中对诗的功能进行了高度概括:“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 2020-06-19 …
夏朝真的存在吗?我觉得中国人很虚伪,为了所谓的名族自豪感,为了把历史扯长一点,硬要说中国第一个朝代 2020-06-2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孔子在《论语》中对诗的功能进行了高度概括:“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 2020-06-27 …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古代汉语》第三阶段卷答案一、填空:1、《经传释词》的作者是(王引之).《助字辨 2020-12-05 …
在当代中学生中,一些人试图以时尚产品填补自身精神上的空虚,以时尚产品的所谓品味抬高自己的外在形象,却 2020-12-12 …
摩托车的发动机通常是通过散热片散热的,力帆集团推出新一代产品,打出这样的广告语:“力帆水冷,摩托换代 2021-01-07 …
中国古代有所谓“士农工商”四民的说法,这一说法形成于()A.夏商B.东周C.秦汉D.隋唐 2021-01-20 …
动物保护主义者只吃素吗?抑或他们本身就是虚伪的?之所以说他们虚伪,是因为一切皆有生命。保护一条狗和保 2021-0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