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秦王(即嬴政)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

题目详情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王(即嬴政)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

——西汉·贾谊《过秦论》

材料二  贞观十六年,太宗谓侍臣曰:“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既属丰稔若斯,朕为亿兆人父母,唯欲躬务俭约,必不辄为奢侈。朕欲常赐天下之人,节是富贵。今省徭赋,不夺农时。”

——唐·吴兢《贞观政要·务农》

材料三  贞观三年,太宗谓侍臣曰:“君臣本同治乱,共安危,若主纳忠谏,臣进直言,斯故君臣合契,古来所重。若君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亡,不可得也。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至如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虞世基等寻亦诛死。前事不远,朕与卿等可得不慎,无为后所嗤!”

——唐·吴兢《贞观政要·君臣鉴戒》

请回答:

(1)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秦朝历二世即亡而唐朝出现贞观之治的原因。(4分)

(2)根据上述材料,简要指出秦始皇和唐太宗在个人品质上的区别。(4分)古代中国帝王个人品质对其王朝兴衰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其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3)除了个人品质外,我们还可以从哪些方面比较历史人物?(2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秦亡原因:秦帝王实行暴政,不亲士民,君主独治。(2分) 贞观之治出现原因:唐太宗实行德政,轻徭薄赋,君臣共治。(2分) (2)品质区别:秦始皇暴虐多疑、缺乏仁义;(2分) 唐太宗...
看了(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贪小失大蜀侯性贪,秦惠王闻而欲伐之.山涧峻险,兵路不通.乃琢石为牛,多与金帛置牛后,号“牛粪之金”  2020-06-16 …

刑赏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之中第一个“之”的意思?刑赏天下之刑赏之:普立于宫门,久  2020-06-17 …

李世民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这  2020-06-26 …

减刑后刑期的计算法律规定,原判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减刑后的刑期自原判决执行之日起算;原判刑期已  2020-07-01 …

材料一: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材料二:古圣人以人之性恶,故为之立君上之势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  2020-07-12 …

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朝在北京东安门内建立了东厂,设掌印太监一员,掌班、领班、司房无定员.  2020-07-13 …

荀子认为:“故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势以临之,明礼仪以化之  2020-07-24 …

荀子认为:“故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势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  2020-07-29 …

“故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执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  2020-12-14 …

“故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执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  2020-1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