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中国有句老话说人一生应有“三畏”:少年畏父,中年畏妻,老年畏子。否则很难成器。这话固然有其思想认识上的严重局限性,但是,有一点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中国有句老话说人一生应有“三畏”:少年畏父,中年畏妻,老年畏子。否则很难成器。这话固然有其思想认识上的严重局限性,但是,有一点是我们必须肯定的,健全的人生旅程中应该有足以让其敬畏的东西在,因为健全的人生不可能永远嘻皮笑脸,不可能永远满不在乎,不可能永远戏谑调侃……请以“敬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的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内。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解析:
人应该有所敬畏 王学泰 就在不远的二三十年前,“无所畏惧”几乎成为人们的口头禅,成了英雄主义的同义语。 电影或戏剧中,当创作者写到他心爱的英雄人物时往往要加进一句“我们是无所畏惧的”之类的台词,再配合一些假大空话,从而使剧中的人物“高大”起来。然而过分的“无所畏惧”也有流弊,即在社会上造成了一种带有愚昧色彩的虚骄之气。更使人惊讶的是“无所畏惧”论调的末流竟发展为“我是流氓我怕谁”,真是令人感叹:“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是跳蚤”;而“敬畏”一词几乎成为绝响(近十年来的伦理学家注意到这个问题),似乎“敬畏”就是“畏惧”,与“谨小慎微”“奴隶主义”结了缘,为一些人所不齿。在这些人看来人们(实际上,这“人们”往往就是主张者自己,是从不把他以外的人算进去的)只要活着就是天地间的“老大”,可以为所欲为。 “畏惧”与“敬畏”是有根本区别的。前者来之于外部的刺激,后者发之于内心的反省;前者有特定的对象,后者由于信仰有别,各有不同的理由。外部自然界高大迅疾的事物、不可抗拒的力量、未知的世界、社会上种种压迫人的势力、生活中的困难都可能成为畏惧的对象,但是它却不能成为敬畏的根源。懂得反省的人们才会有敬畏之情,“敬畏”的本质是人类是对自己有限性的清醒的认知,只有心存敬畏,人类才能逐步实现对无限世界的追求。孔孟等儒家的创始者们的忧患意识即与此有关。这种敬畏促成了他们的敬德修业,不断提升自己,增加对社会的责任感、培养悲天悯人的情怀。有了敬畏才会有自尊、自爱,才会有所守、有所不为。在现代社会,懂得有所守、有所畏的人们是有责任心的公民,他们在困难面前也会表现出勇气,所谓“知耻(行为所止)近乎勇”,就是这个意思。而“无所畏惧”不在一定操守的支持下就会变成无所不为,甚至接近残忍。正如《红楼梦》中王凤姐一样,她曾向托她破坏年轻人婚姻的尼姑说,她“从来不信什么阴司地狱报应的。凭是什么事,我说要行就行,你叫他拿三千两银子来,我就替他出这口气”。这个颇有点“无所畏惧”气概的女强人,不动声色地贪了三千两银子,破坏了一桩美满的婚姻、害死了两个年轻人。 柏杨在他的自传中也写过一个故事。1948年了辽沈战役后,沈阳解放。当时解放军的政策是许可放下武器的国民党军政人员回关中,而且还发通行证。柏杨也打算回北京,便到火车站买票。火车站的情景令他大吃一惊。平常喧声鼎沸的车站,现在居然鸦雀无声:“平常凶暴得不可一世的国民官兵,现在却那么有秩序地鱼贯排列在各个售票窗口,有的甚至排列到车站外的广场上,有的像S形转来转去。吃惊的是,没有一个人吵和大声讲话,也没有一个人插队,好像一夕之间,都成第一流国民”,成为懂得遵守纪律、自尊自爱的人。对此,柏杨评论说“这是恐怖下的产物,中国人没有管束自己的能力”。平常好像什么都不怕,那是因为对手的弱小,没有能力阻碍他们为非作歹;一旦出现了强大外力,马上呈现出另外一种姿态。这个故事能让我们想起很多事。不能“管束自己”,这不是童年的特征吗?一个民族只有学会了“管束自己”才是真正的成熟,这与人们的敬畏心是分不开的。 人有了敬畏心就会减少虚骄之气、浮躁之气,杜绝狂妄之气,昏暴之气,不仅能少犯错误,也是人们事业取得成功的初步保障。 简评:本文是选自《南方周末》的一篇杂文,文笔犀利,对“极左”时期的“伪大无畏主义”尤其对时下仍颇流行的无知无畏的嬉皮士习气,作了尖锐批评;从而提倡一种严肃的人生态度——人生必须具有健康的“敬畏”意识。至于文笔的老到练达,结构的开合有度,自不必多说。不过,文中所举“辽沈战役”一例,似欠斟酌,“这种恐怖下的产物”,恐怕与“敬畏”之中的“敬”是有所不同的。
用A~Z字母作为每句话的第一个字母编英语短文用A~Z字母作为每句话的第一个字母编英语短文(故事也行 2020-04-08 …
Why do many young people today go after famous br 2020-05-14 …
三生陌、碧落黄泉红尘错,这句话的下一句是什么 2020-05-16 …
语文题!说出“船已行三日即到”这句话的三种见解!1.2.3. 2020-05-17 …
打油诗"苦苦苦无限,不苦苦无穷;苦尽甘来日,方知苦是功."第一句话的三个苦,分别是什么含义尽快回答 2020-05-23 …
注:回答越精,问题请看“问题补充”.谢谢一切回答者相传蜀汉大将关羽写过《戒子书》书中有这样一句话: 2020-06-09 …
关羽写过《械子书》,书中有这样一句:“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这句话的三个“好”分别表达了什么? 2020-06-09 …
一年级很注重写字姿势,想在每次孩子写字时能有一句口号,能让学生马上用正确的写字姿势写字.有的口号是 2020-06-10 …
五、摘抄课文每段话的第一句,再连起来读一读。你有什么发现呢?课文题目:音乐之都维也纳第一自然段:第 2020-06-13 …
问一个修辞手法的名称就是一个字/词是前一句话的最后一个字/词同时是后一句话的第一个字/词,于是就用 2020-06-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