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甲)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搞。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甲)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搞。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

渔父曰:“怪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酾?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乙)

浮扁舟以适楚兮,过屈原之遗宫。览江上之重山兮,曰惟子之故乡。伊昔放逐兮,渡江涛而南迁。去家千里兮,生无所归而死无以为坟。悲夫!人固有一死兮,处死之为难。排徊江上欲去未决兮,俯千仞之惊湍。赋《怀沙》自伤兮,嗟子独何以为心。

“吾岂不能高举而远游兮,又岂不能退默而深居?独嗷嗷其怨慕兮,恐君臣之愈疏。生既不能力争而强谏兮,死犹冀其感发而改行。”

自子之逝今千载兮,世愈狭而难存。贤者畏讥而改兮,随俗变化斫方以圆。黾勉① 乱世而不能去兮,又或为之臣佐。变丹青于玉莹兮,彼乃谓子为非智。

(摘自宋·苏轼《屈原庙赋》)

【注】①黾勉:努力,勉力。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形容枯搞            形容:形体容貌

B.是以见            放:放逐

C.处死之为难          为难:难办

D.贤者畏讥而改兮    度:标准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安能身之察察     ②赋《怀沙》自伤兮

B.①渔父莞尔笑       ②徘徊江上欲去未决兮

C.①葬江鱼之腹中     ②黾勉乱世而不能去兮

D.①自令放           ②随俗变化斫方以

15.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2)去家千里兮,生无所归而死无以为坟。

16.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屈原以五月五日投汨罗水,而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贮米,投水以祭之。汉建武中,长沙区曲,白日忽见一士人,自云三闾大夫,谓曲曰:“闻君当见祭,甚善。但常年所遗恒为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可以楝叶塞其上以彩丝缠之此二物蛟龙所惮也。”曲依其言。今世人五月五月作粽,并带楝叶及五色丝,皆汨罗水之遗风。

(摘自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3.C

14.C

15.

(1)怎么能让洁白纯净的东西,蒙受世俗尘埃的砧污呢!(“安”字1分、“白”的活用1分)

(2)(你)离开家乡很远了,活着没有归宿,死了没有什么用来做坟墓。(“去”、“无以”各1分,语句通顺1分)

16.但常年所遗/恒为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可以楝叶塞其上/以彩丝缠之/此二物蛟龙所惮也(参考高考阅卷标准,先算加分,断对一处不得分,断对2——3处得1分,断对4一5处得2分,断对6一7处得3分;再算减分,断错1处不扣分,断错2一3处扣1分,断错4一5 处扣2分,断错6一7处扣3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3.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和用法。C项,“处死之为难”中“为难”是古今异义,应解释为“是困难的”;这句话的意思是“决定怎样死却是很困难的”。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比如本题的C项,“为难”一词在今天依然存在,这样的词语是古今异义,解释的时候应分开逐一解释。

14.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思和用法。C项,两个“于”都是处所介词,可译为“在”。A项,①工具介词,引进动作行为得以实现的工具或材料,可译 为“拿”、“用”;②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B项,①连词,表修饰,可不译;②连词,表转折,可译为“却”。D项,①句末语气词,表疑问,可译为“呢”;②动词,可译为“变成”。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把握文言虚词的意思和用法应关注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和其前后词语的词性。前后同则同。如果相比较的两个文言句子中两个虚词前后的实词的词性或短语的属性相同,那么这两个虚词的用法一般是相同的。比如本题的“于”,都是放在处所的前面,故用法相同。前后异则异。如果在解题过程中,发现虚词前后的实词或短语的属性不完全一致,那么这组虚词的用法就很有可能不一致。遇到这种情况时一定要灵活运用别的方法来辅助判定,比如联想教材上类似的句子,或联系上下文将其翻译出来,或用排除法等。比如本题的“以”,前者放在名词前面,是介词;后者放在动词短语前面,应为连词。特殊情况特殊处理。如果遇到所考查虚词的句子是特殊句式时要特殊处理,不要套用上面的方法。比如说是省略句,即虚词前后的词语有省略现象,这就需要将省略的部分补充完整,不要不补充完整就来判定。同样,如果遇到宾语前置句式也要按宾语前置的规则来处理。还有就是如果遇到所考查虚词前后的实词有活用现象时要以活用后词性为准,不能以活用前其本身的词性为判定依据。

15.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翻译的时候,应先找名词,再找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第一句中,“安”,怎么;“白”,形容词做名词,洁白纯净的东西(身躯);“蒙”,蒙受。第二句中,“去”,离开;“无以”,没有什么用来……,或者没有用来……的。

【考点定位】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16.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首先应浏览句子所在的语段,把握整体的语境;然后重点研读所给的句子,寻找断句的标志。比如句末的语气词,“也”“焉”“邪”“矣”等,比如句首发语词,“若夫”“盖”“至若”等,比如骈偶的句式,比如顶针的手法等等。“但常年所遗恒为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可以楝叶塞其上以彩丝缠之此二物蛟龙所惮也”,这句话中,可以先抓句式,“为……所”“此……也”,前者为被动句,后者为判断句;然后再抓名词和代词。

【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和谓语的确定。一般情况下,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须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省略、对偶、反复等修辞。特别注意“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则”这些关键词。

参考译文:

(一)

小船浮波顺流来到了楚地,经过屈原大夫生活过的遗居。我放眼眺望江上重叠的山峦,这便是你魂牵梦萦的故里。想当年,你再次被放逐南荒之地,曾渡过大江的汹涌巨浪。(你)离开家乡很远了,活着没有归宿,死了没有什么用来做坟墓。悲哀啊!人当然都不免一死,可是决定怎样死却是很困难的。你独自在江边徘徊不已,想离开人间却未拿定主意。你俯首千丈峭壁,江中的激流让人心惊胆悸。你吟成《怀沙》来自伤怀抱,令人叹息你为什么独抱着自沉的心意。

“难道我不能远走高飞到国外游历?难道我不能激流勇退、洁身隐居?我独自嗽嗽不停地倾诉对君王的怨慕,只恐怕君臣的关系更加疏离。生前既不能奋力争辩直进忠言,死后仍期望君王受到感发改变行为。”

你离开人世迄今已过千年,世道更加偏狭,人生更加艰难。贤良的人忧谗畏讥而改变做人的准则,随世俗之风顺应变化,摒弃方正而变成圆滑的人。人们在乱世中竭力挣扎,却舍不得洁身退隐。有的竟然做了助纣为虐的大臣。你想把一幅色彩脏乱的图画改成美玉般洁白,人们就说你太不明智。

(二)

屈原于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而死,楚国人都为他哀悼。到了这一天,人们用竹筒装米,扔进水里来祭奠他。东汉建武年间,长沙有个人叫区曲,在白天忽然看见一个士人,自称是三闾大夫屈原。他对区曲说:“得知你正要来此祭奠一番,很好。但这些年大家所送来的东西,总是被蛟龙偷去吃了。今天你如果有什么东西要送的话,可以在外面包上楝树叶,再用五彩线缠上。这两样东西,是蛟龙所害怕的。”区曲照他说的这样去做了。今天,老百姓们在五月初五包粽子,包上楝树叶。缠上五彩线,这便是汨罗江畔的遗风。

看了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文后各...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文选》,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  2020-06-09 …

孟尝君名文,姓田氏.其父田婴.初,文以五月五日生,婴告其母:“勿举也.”其母窃举生之.及长,其母因  2020-06-17 …

庄暴见孟子文言知识点包括通假字古今异义实词虚词文言句式成语名言谢谢啦.  2020-06-23 …

文言文词语义项6.见归来见天子曹刿请见见笑于大方之家诚恐见欺图穷而匕首见7.将子将安之晏子将使楚公  2020-06-27 …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①。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  2020-07-28 …

阅读下面文言文(文中四个“□”是为考查而设),完成小题公子闻赵有处士毛公藏于博徒,薛公藏于卖浆家,公  2020-11-06 …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最早见于《文选》.  2020-12-0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蜀绣蜀绣是指以四川成都为中心的地方刺绣,过去散布在成都市天回镇、苏坡桥一带  2020-12-01 …

见于论文或者英文论著中的“p.xix,n.2”是指19页第二行?还是第二段?还是什么?  2020-12-23 …

有关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A.“序”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列于书后的称为“跋”,或“后序”B.  2020-12-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