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李清照词《如梦令》,选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A.这首词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
阅读李清照词《如梦令》,选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A. 这首词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对春光留恋和系别的一种伤感情绪
B. “浓睡不消残酒”是叙事,表面是说早晨起来酒意未消,实际是说愁情太深,借酒浇愁依然还是愁
C. “绿肥红瘦”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绿”、“红”分别代替“叶”和”花”
D. 这首词借助一问一答,然后是设问和慨叹,层层拓展、深入
B“浓睡不消残酒”是叙事,表面是说早晨起来酒意未消,实际是说愁情太深,借酒浇愁依然还是愁,分析正确;
C运用了部分代整体的借代手法,分析正确;
D这首词借助一问一答,然后是设问和慨叹,层层拓展、深入,分析正确;
译文:
昨夜雨点稀疏,晚风急猛,我虽然睡了一夜,仍有余醉未消.试问卷帘的侍女:海棠花怎么样?她说海棠花依然如旧.知道吗?知道吗?应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赏析:
这首词写法别致,是李清照的成名作之一.全词曲折委婉,意境层层递进,虽只六句,却几度转承,时时宕开一笔.同为伤春之作,词人并没有像其他诗人一样直接写如何百花凋零、如何悲伤惆怅,而是侧面通过听觉、视觉等营造暮春时节的氛围,从客观现实逐渐转入主观感受,从而能够更加强烈地引起读者的共鸣.一问一答之间,花在人前花含愁,人在花前人消瘦.一个不解愁思,一个叹时光易逝,两相对照,如花影摇曳,自有风致翩然.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写的是昨夜的情景,包含了两个内容--风雨和喝酒.“雨疏风骤”直言昨夜的风雨:雨点稀疏,风声急骤;而写喝酒的情景却很婉转,“浓睡”即酣睡之意,证明昨夜大醉,故可知酒喝得很多;从“不消”二字,可看出词人是借酒消愁,沉沉的酣睡都不能把残存的酒力以及内心的愁苦全部消尽,足见愁有多深.前两句一明写,一隐写,境界全出,尽显风采.“试问卷帘人”以下五句是今晨的情景.词人一早醒来,虽酒意未消,但仍想起昨夜的雨狂风猛,于是一起身就问正收拾房屋、启户卷帘的侍女:“庭园里的海棠现在怎么样了?”因词人不确定昨夜的风雨是否摧残到园中的海棠花,故言“试问”.“卷帘人”的回答:“海棠旧”.一个“却”字用得极妙,将词人的情致与侍女的冷漠态度描绘得活灵活现.显然词人不满侍女的回答,于是反驳道:“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虽然词人的语气肯定,但毕竟自己没有亲见海棠花的状态,故用“应是”.“绿肥红瘦”指海棠花绿叶繁茂红花凋零,实为名句.以“绿”和“红”两种颜色指代叶子和花朵,以“肥”和“瘦”形容叶之繁茂与花朵凋零,可谓新鲜之极,动人之极,只是随手点染却又神气兀然.“绿肥红瘦”又照应起句的“雨疏风骤”,前后呼应,相映成趣.
这首小令虽然篇幅短小,但却有人物、场景以及对白,将宋词的语言表现力和词人的才华表现得淋漓尽致.
苏轼《海棠》这首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海棠花什么特点?同上 2020-05-17 …
若隐若现的近反义词,宽阔的近反义词,笼罩的近反义词,昂首东望的近反义词,水天相接的近反义词,齐头并 2020-05-20 …
反义词:破旧()寒冷()高兴()缩写句子过荒山大桥时,寒风呼啸,冷的我直发抖.表示走的词语(4个) 2020-06-08 …
秋天的怀念是抒情散文吗1.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龙应台的目送,还有老海棠树,这三篇是抒情散文吗?如果 2020-06-08 …
阅读苏轼的《海棠》这首诗,回答问题。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 2020-06-20 …
反义词.依旧()偶然()牢固()傲慢反义词.依旧()偶然()牢固()傲慢()凝视()敏捷() 2020-11-22 …
帮组个词[X旧]要2个字除了怀旧念旧思旧依旧仍旧还有什么说的多追加分不要乱说 2020-11-29 …
圣经--以弗所-研读4:22就要脱去你们从前行为上的旧人,这旧人是因私欲的迷惑渐渐变坏的。4:23又 2020-12-03 …
补全句子,没空一词这本书好旧啊!thisbook!正确形式填空Yourteachertellsyou 2020-12-04 …
源泉一泉源,词语颠倒后属于下列哪种情况?新词和旧词意义相同,� 2020-1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