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9分)孔林,地面上的家谱李朝明刘续兵孔林就像地面上的孔氏家族谱系,后人安葬前辈,昭穆不乱,井然有序。林内分布着历代“衍圣公”以及可以入孔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9分) 孔林,地面上的家谱 李朝明 刘续兵 孔林就像地面上的孔氏家族谱系,后人安葬前辈,昭穆不乱,井然有序。林内分布着历代“衍圣公”以及可以入孔氏宗谱的后裔子孙墓葬群。因年代久远,孔门第四十二代以前,除孔子祖孙三代墓世代祭祀不绝,仍保持着完整的墓碑、祠坛和神道石以外,只有第四代的墓有确切位置,其余已不可考。不过,从战国到宋代,墓群都按时代分布着。而自从第五十五代开始,墓葬归属则座座明确,尤其是元、明、清三代,保存基本完好。 作为伟大圣人,孔子深刻认识社会人生,也对天命、鬼神有自己的理解。孔子主张通过祭祀的仪式教育人们要追念先祖功德,希望通过这些礼仪教化人心,使“民德归厚”。孔子推崇周礼,强调“慎终追远”,重视丧葬与祭祀,主张“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其着眼点应该在于现世人间的秩序。社会风气的好坏,取决于孝道是否得到施行,爱心的培养应当从“孝亲”开始,所以孔子说“立爱自亲始”。人只有做到“亲亲”才能“爱人”,只有在“亲亲”的基础上加强修养,推己及人,才能“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进而才能做到“泛爱众”“四海之内皆兄弟”。 “孝”是爱心形成的基础,“孝”是整个伦理乃至人文大厦的根基。孔子认为,只要是“人”,就应当具有仁德,而“孝敬父母”就会有仁德;人之所以为人,“孝”是一个基本标志。什么是“孝”,孔子曾经做过不少解答。例如,他说孝的人能够做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哪一位父亲都希望儿女走正途,父亲去世后能自我约束,几年内不改其志,十分难得。一个人是否做到了“孝”,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考量,而“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也是孝的重要表现,用孔子的话说这叫“无违”,也就是不违背礼制。孔子所说的“父之道”的传承,爱心的递相授受,人文的薪火相传,不都是这样一代一代进行的吗? 孔子是春秋末年的鲁国人,其以“孝”为中心的儒学是鲁文化结出的丰硕“精神文明”的成果。西周初年,鲁国的第一代国君伯禽来到鲁国,积极推行周礼,采取了“尊尊而亲亲”的“治国方针”,形成了鲁国独具特色的文化品格。 孔氏家族没有因为王朝的更迭而有大的起伏,井然有序、“万古长春”的孔林,这部地面上的家谱,也喻示着孔子学说超越特定时代的价值。兵连祸结的时候人们盼望和平与和谐,礼崩乐坏的时候人们期待仁政与德治,在历史上,不论哪朝哪代,不论哪个民族,前来祭祀孔子的人络绎不绝。络绎不绝的扫墓队伍,简洁而寓意悠远的仪式,无声的静默哀思,古木森森的背景,生动地传达着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信息。 (摘自《文明》2011年第4期 有改动) 小题1:孔林里能使“后人安葬前辈,昭穆不乱,井然有序”,不属于其原因的一项是(3分)( )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A小题1:B小题1:B 小题1:A项,这是现象,B、C、D三项都是作者分析的孔子对丧葬、祭祀有明确主张和深意,这都是原因所在。小题1:B项,这是解释什么叫“孝”,没有涉及到它的伦理、文化根基价值。小...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9...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故乡的大山续写续写:故乡的大山是本有趣的书,我喜欢一遍遍阅读.山上映着桃李的彩霞,野花铺满羊肠小路 2020-04-27 …
空气中CO2浓度的持续走高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科学家们指出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持续上升不仅会使全球 2020-05-16 …
2007年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cpi)涨幅达到了3.2%。专家预测,中国下半年的物价将继续缓慢上升 2020-05-16 …
阅读乡情第二题在第②段的横线处再续上两句话,使之与前面的句式相似,内容相吻合.我怎么没读懂呢,前面 2020-05-21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07年以来,国际市场粮食价格持续上涨,一些发展中国 2020-11-28 …
2007年10月25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在国务院新闻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说,近几年,特别是 2020-12-10 …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在一所小学的美术课上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了这样的作业:请大家在画纸上画下自己最 2020-12-25 …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在一所小学的美术课上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了这样的作业:请大家在画纸上画下自己最 2020-12-2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当雾霾遇上春节,你还放烟花吗?今年,持续上千年的燃放烟花爆竹习俗因为一场旷日持久 2020-12-26 …
数据显示,20I5年8月我国猪肉价格出现“五连涨”,继续推高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阅读材料,完 2020-12-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