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什么使我停留/除了目的/纵然岸旁有玫瑰、有绿阴、有宁静的港湾/我是不系之舟。”不止一次把这些诗句悄悄念给你听,北大。千言万语,有时只能凝聚为这
“没有什么使我停留/除了目的/纵然岸旁有玫瑰、有绿阴、有宁静的港湾/我是不系之舟。”
不止一次把这些诗句悄悄念给你听,北大。千言万语,有时只能凝聚为这最浓最浓的几行。是的,我是一叶不系之舟,曾经那样安恬地依偎在未名湖的臂抱里,但我的心无时无刻不在向往大海的波涛。我没有忘记我的誓言,我渴望发现新的大陆,渴望从海洋深处为你,北大,撷取最灿烂的珍珠。
不过,自7岁起便结识便热爱的地方是永远无法忘记的。“让我俯首感谢所有星球的相助”,它们使我能在北大校园里度过一生中最美好的时期。正是在北大,我从那个无忧无虑的小女孩,一步一步艰难地走向成熟。北大早已不仅仅是哺育我的母校,它是师长,是朋友,是我的一部分,一部分的我。它珍藏在我内心最柔软的角落里,流淌在我的血液里,和愚蠢而美好的少年的回忆一起,永远无法分割开来。
“啊,也许有一天/意志是我,不系之舟是我/纵然没有智慧/没有绳索和帆桅。”
是的,总有一天,北大,我也会离你而去。你却永远年轻,微笑着拥抱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梦想,激励一届又一届学子的抱负,也抚慰一年又一年桃李开落的惆怅。我还会回到你的身边来,是梦是真,又有什么相干!只要像当初一样,在朋友般的35号楼下小立片刻,所有逝去的岁月都会重新开花结果,所有往昔的梦幻都会再现, 我将不顾头上苍苍的白发,再次像个16岁的女孩那样,轻依在你湖光塔影的胸前 ……
1.文中引用的两段诗同中有异,请具体说说它们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1)相同之处:________
(2)不同之处:________
2.作者为什么把自己说成“不系之舟”?
3.北大不仅仅是母校,它是师长,是朋友,是“我”的一部分,一部分的“我”。作者这样写,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4.说说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5.文章开头以北大“沉静而美丽的湖光塔影”起笔,最后以暮年归来,再“轻依在你湖光塔影的胸前”的梦幻结束全文,说说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解析:
1.(1)写“我”是不系之舟。(2)前者强调“没有什么使我停留”,后者着眼于“我”没有什么优势和客观条件。 2.因为“我”无时无刻不在向往大海的波涛,渴望着为北大到大海深处撷取最灿烂的珍珠。 3.更加突出了依恋北大而又最终将离开北大的复杂感情。 4.写自己将不顾头上苍苍的白发,像16岁的女孩那样,再回到北大来,但北大却永远年轻。 5.增加抒情色彩,与开头呼应。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①“没有什么使我停留/除了目的/纵然岸旁有玫瑰、有绿阴、有宁静的港湾/我是不系之 2020-12-06 …
阅读文章,完成问题。十三岁的际遇(选段)“没有什么使我停留/除了目的/纵然岸旁有玫瑰、有绿荫、有宁静 2020-12-06 …
“没有什么使我停留/除了目的/纵然岸旁有玫瑰、有绿阴、有宁静的港湾/我是不系之舟。”不止一次把这些诗 2020-12-06 …
阅读《十三岁的际遇》(选段),完成下面题目。(8分)“没有什么使我停留/除了目的/纵然岸旁有玫瑰、有 2020-12-06 …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十三岁的际遇(选段)①没有什么使我停留/除了目的/纵然岸旁有玫瑰、有绿阴、有宁静 2021-01-17 …
没有什么使我停留/除了目的/纵然岸旁有玫瑰、有绿阴、有宁静的港湾/我是不系之舟诗中的玫瑰比喻什么含有 2021-01-17 …
阅读《十三岁的际遇》选段,完成11~13题(6分)①没有什么使我停留/除了目的/纵然岸旁有玫瑰、有绿 2021-01-17 …
初中语文-十三岁的际遇七年级语文课文——十三岁的际遇(田晓菲):1、“纵然岸旁有玫瑰、有绿茵、有宁静 2021-01-17 …
“纵然岸旁有玫瑰,有绿阴,有宁静的港湾,我是不系之舟”诗中的“玫瑰”“绿阴”“宁静的港湾”比喻什么 2021-01-17 …
“//纵然岸旁有玫瑰、有绿阴、有宁静的港湾/。”不止一次把这些诗句悄悄念给你听,北大。 2021-0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