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其他-->
从多中学科的角度讨论为什么1+1=2
题目详情
从多中学科的角度讨论为什么1+1=2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数学上,还有另一个非常有名的“(1+1)”,它就是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尽管听起来很神奇,但它的题面并不费解,只要具备小学三年级的数学水平就就能理解其含义.原来,这是18世纪时,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偶然发现,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之和。例如3+3=6; 11+13=24。他试图证明自己的发现,却屡战屡败。1742年,无可奈何的哥德巴赫只好求助当时世界上最有权威的瑞士数学家欧拉,提出了自己的猜想。欧拉很快回信说,这个猜想肯定成立,但他无法证明。 有人立即对一个个大于6的偶数进行了验算,一直算到了330000000,结果都表明哥德巴赫猜想是对的,但就是不能证明。于是这道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素数之和[简称(1+1)]的猜想,就被称为“哥德巴赫猜想”,成为数学皇冠上一颗可望不可及的“明珠”。 19世纪20年代,挪威数学家布朗用一种古老的数学方法“筛法”证明,每一个大于6的偶数可以分解为一个不超过9个素数之积和另个不超过9个素数之积的和,简称“(9+9)”。从此,各国数学家纷纷采用筛法去研究哥德巴赫猜想。 1956年底,已先后写了四十多篇论文的陈景润调到科学院,开始在华罗庚教授指导下专心研究数论。1966年5月,他象一颗璀璨的明星升上了数学的天空,宣布他已经证明了(1+2)。 1973年,关于(1+2)的简化证明发表了,他的论文轰动了全世界数学界。“(1+2)”即“大偶数都能表示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二个素数的积之和”,被国际公认为“陈景润定理”。 陈景润(1933.5~1996.3)是中国现代数学家。1933年5月22日生于福建省福州市。1953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由于他对塔里问题的一个结果作了改进,受到华罗庚的重视,被调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工作,先任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再越级提升为研究员,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 1996年3月下旬,由于积劳成疾,在距离哥德巴赫猜想的光辉顶峰只有咫尺之遥时,陈景润却倒下了,给世人留下无尽遗憾。
看了从多中学科的角度讨论为什么1+...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求这些论语的解释.1,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为君子.2,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未可知求这些 2020-06-16 …
论语10则中的之分别是什么意思,1,学而实习之2,诲女知之乎3,知之为知之,4,择其善者而从之5, 2020-06-22 …
辩论赛每队伍多少人比较好由书本307页看出,每一队伍的人数从1个人到5个人都有.那么就现在的大学生 2020-07-05 …
求这些论语的解释.,1,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为君子.2,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未可求这些论 2020-11-03 …
概率论问题:十个人从1到10号球中依次选一个取出不放回问第二个人选到1号的概率第三个人抽概率论问题: 2020-11-08 …
我想问一下关于页眉页脚的设置,请好心人帮帮忙。页眉与页码:页眉从第1页开始设置,距边界2.8厘米,采 2020-12-11 …
论语中的句子为论点的议论文从以下十则中选: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君子?”2.子贡曰:“贫而无谄 2020-12-14 …
分别将BD=CE记为1,CD=BE记为2,AB=AC记为3,添加1.3以2结论成命题1添加条件2,3 2020-12-23 …
关于概率论的问题1.已知某产品的次品率为5%,其中一级品占70%,则任选一件为的一级品概率为.2.从 2020-12-23 …
“六国论”意思即为“论六国”。“论”,为“分析、评论”之意。作者在分析六国灭亡的情况时,提出了怎样的 2020-12-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