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一位名叫S.M.斯季绍夫的原苏联科学家发现,如果二氧化硅(即非常纯的沙子)处于超高压的状态,那么它的原子相距很近,从而变得极为致密。一立方
| 1961年,一位名叫S.M.斯季绍夫的原苏联科学家发现,如果二氧化硅(即非常纯的沙子)处于超高压的状态,那么它的原子相距很近,从而变得极为致密。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这种被压扁的沙子因此被称为“斯石英”。 斯石英并不十分稳定,原子之间靠得太近以至于它们又出现相互排斥的趋势,最后又变为普通沙子。然而,由于原子之间结合得极为致密,所以这种反弹变化进行得非常缓慢,从而使斯石英可保持数百万年。 金刚石的形成与此相同。金刚石中的碳原子被挤压得异常紧密,它们同样存在一个向外扩散并且恢复为普通碳的趋势。在通常条件下,这也需要数百万年。 如果你把温度升得足够高,就可使这种变化加快。增温可以增加原子的能量,使它们之间能够相互分离,返回到原始状态。因此,如果在850℃的温度下把斯石英加热30分钟,它将变为普通沙子。(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愿意这样做呢?) | (1) | 对第一段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斯石英是原苏联科学家斯季绍夫在1961年发现的。 B.斯石英和沙子是二氧化硅。 C.斯石英和沙是由两种不同的原子构成的。 D.斯石英要比沙子重得多。 | [ ] | | (2) | 第二段中说“斯石英并不十分稳定”的依据是( ) A.斯石英是沙子组成的。 B.斯石英的原子之间靠得太近。 C.斯石英的原子之间结合得极为致密。 D.斯石英原子的相互排斥进行得非常缓慢。 | [ ] | | (3) | 第三段中“金刚石的形成与此相同”中的“此”指的是( ) A.金刚石中的碳原子被挤压得异常紧密。 B.金刚石和斯石英同样存在一个向外扩散恢复原貌的趋势。 C.斯石英的原子之间靠得太近。 D.斯石英的原子出现相互排斥的趋势。 | [ ] | | (4) | 第四段第一句中“如果”能不能换成“只要”?为什么? | | (5) | 第四段括号中的话所起的作用是( ) A.说明金刚石是由碳构成的。 B.说明金刚石的珍贵,变成碳太可惜了。 C.补充说明增温可以加速斯石英返回原始状态。 D.补充说明金刚石可以分解成碳,而斯石英只能分解成沙子。 | [ ] | | |
过氧化氢、水、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如图所示转化关系.(1)双氧水是过氧化氢的水溶液,双氧水属于 2020-04-11 …
“一带一路”铸就辉煌新闻视角,央视新闻联播从2015年4月4日起推出系列报道《一带一路共建繁荣》第 2020-06-25 …
关于极限存在的问题关于以下几种说法,判断正误,如果错误,请举出反例.如果正确,也请举例说明:1.若 2020-07-12 …
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在原电池中,发生氧化反应的一极一定是负极()(2)在 2020-07-29 …
请数学高手回答,要一元一次方程某学校组织学生到100千米外的地方夏令营,汽车只能坐一半的人,另一半 2020-08-03 …
如图中,A是一个具有弹性、位置固定的线圈,当磁铁迅速接近时,则线圈A在()A.N极接近时扩大,S极接 2020-11-01 …
帮个忙猜下字谜啦一点一横长,一撇向西方,并排两棵树,栽在石头上.()左看马靠它,右看它靠马,两边一起 2020-11-07 …
极地的氧气?极地的气压低,氧气都在下面,那高空有氧气吗?我上高一了,我想问大家,在制道上,热,空气上 2020-11-21 …
图为Pt电极的氢氧燃料电池工作原理示意图,H2SO4为电解质溶液.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a极为负 2021-01-14 …
根据下式所示的氧化还原反应设计一个原电池:Cu+2Ag+═Cu2++2Ag(1)画出此原电池的装置简 2021-0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