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列《孟子》选段,回答后面问题(6分)“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人伦明于上,小民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孟子》选段,回答后面问题(6分) “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有王者起,必来取法,是为王者师也。”(《孟子·滕文公上》) 孟子曰:“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尽心上》) 小题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两段文字均强调了政治管理的重要性,这也正是孟子仁政思想的一部分。 B孟子认为可以通过“庠、序、学、校”来使百姓了解伦理关系。 C孟子认为良好的教育比良好的政治更加重要,因此主张先推行教育。 D上位者明白了伦理关系,处于下位的百姓自然就会相亲相爱。 小题2:请简要分析以上选段中孟子阐述的主要观点。(3分)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A 小题1:选段阐述的主要观点是统治者要重视教育,孟子认为良好的道德教化比良好的政治更会获得民心,它能帮助统治者更好地管理天下。(3分) |
小题1:两个语段强调的是道德教化的重要性 小题1:本题考查“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考点,能力层次为C,侧重“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要求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明的观点、态度,能进行正确的分析、归纳。 【参考译文】 “要设立庠、序、学、校来教导百姓。‘庠’是教养的意思;‘校’是教导的意思;‘序’是习射的意思。(地方学校,)夏代称‘校’,商代称‘序’,周代称‘庠’;‘学’(是中央的学校),三代共用这个名称。(这些学校)都是用来教人懂得伦理关系的。在上位的人明白了伦理关系,百姓在下自然就会相亲相爱。(您要这么做了,)如果有圣王出现,必然会来效法的,这样就成了圣王的老师了。《滕文公上》 孟子说:“仁德的言语不如仁德的声望那样深入人心,好的政令不如好的教育那样赢得民众。好的政令,百姓畏服;好的教育,百姓喜爱。好的政令得到百姓的财富,好的教育得到百姓的心。”《尽心上》 |
看了阅读下列《孟子》选段,回答后面...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贾人渡河整篇文章怎么读?(1)栖于浮苴之上,号焉.号读第几声?(2)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贾人急 2020-06-06 …
轮扁斫轮《庄子》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①斫②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 2020-06-21 …
世界上许多名人之所以能成功,与他们善于读书有关.读书有成效,()取决于读什么,()决定于怎样读.世 2020-06-22 …
古文“东海之鳖谓之:“吾与乐?出跳梁乎井于之上,.东海之鳖左足未入,而右膝已絷矣.出自哪里? 2020-06-28 …
读书之法大抵现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读书 2020-07-01 …
)阅读下列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瓦缝参差,多于 2020-11-28 …
文言文阅读。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日:“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日:“子非鱼,安文言文 2020-12-07 …
(二)余读书之室,其旁有桂一株焉,桂之上,日有声啁啾然者,即而视之,则二鸟巢于其枝干之间。去地不五( 2020-12-17 …
文言文阅读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 2020-12-17 …
凌驾于⋯⋯之上,出乎意料之外,因为⋯⋯的缘故是有语病吗? 2021-0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