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的作用并不止于创造悦耳的乐式,①它还能表达感情。你可以津津有味地欣赏一首巴赫的序曲,好像观赏精美的波斯地毯一样,可是乐趣也只限于此。莫扎特则不然,听了他
音乐的作用并不止于创造悦耳的乐式,①它还能表达感情。你可以津津有味地欣赏一首巴赫的序曲,好像观赏精美的波斯地毯一样,可是乐趣也只限于此。莫扎特则不然,听了他的《唐璜》前奏曲②,你不可能不怀有一种复杂的心情。它充满了魔鬼式的欢乐,但又使你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去迎接可怖的世界末日。听莫扎特的《天神交响乐》最后一章,你会觉得那是狂欢的音乐,响亮的鼓声如醉如狂,从头到尾交织着一种不寻常的悲伤之美。莫扎持的乐章又是乐式设计的杰作。
贝多芬所做的,是把音乐完全用作表现心情的手段,完全不把设计乐式本身作为目的。也正是这一点,使得 某些与他同时的伟人 不得不把他当做一个疯人。不错,他一生非常保守地使用旧的乐式,但是他给它们注入惊人的活力和激情,包括产生于一定思想、信念的那种最高的激情,结果不仅打乱了旧乐式的对称,而且常常使人听不出在感情的风暴下竟还有什么乐式存在了。他的《英雄交响乐》一开始使用了一个乐式(这是从莫扎特幼年的一个前奏曲里借来的),跟着又使用了另外几个漂亮的乐式;这些乐式被赋予了巨大的内在力量,所以到了乐章的中段,这些乐式就全被不客气地打散了。于是,在只追求乐式的音乐家看来,贝多芬是发了疯了,他这么做,只是因为他觉得非如此不可,而且还要求你也觉得非如此不可呢。
这就是贝多芬之谜。他有能力设计最好的乐式;他能写出使你终身受用不尽的乐式;他能挑出那些最枯燥无味的旋律,把它展开得那样引人,使你听上100次也每次都能发现新东西:一句话,你可以拿所有用来形容以乐式见长的作曲家的话来形容他,但是他的病症,也就是不同于别人之处,在于那激动人心的品质。他能使我们激动,用他那奔放的感情左右我们。一位法国作曲家听了贝多芬的音乐觉得不舒服,说:“我爱听能使我入睡的音乐。”是的,贝多芬的音乐是使你清醒的音乐;而当你想独自一人静一会儿的时候,你就怕听他的音乐。
懂了这个,你就从18世纪前进了一步,也从旧式的跳舞音乐前进了一步,不仅懂得贝多芬的音乐,而且也能懂得贝多芬以后 最有深度的音乐 了。
注:①乐式:指音乐作品结构形式。②《唐璜》:莫扎特(1756~1791)根据传说而写的歌剧,交织着悲剧和喜剧的成分,主人公唐璜是个放纵的贵族,结局是被送入了地狱。
根据文意,简要概括从巴赫到莫扎特到贝多芬在音乐创作上的发展变化。(不超过60个字)
观察紫荆花,茎的颜色,形状,气味,像什么?叶子的颜色,形状,气味,像什么?花骨朵的颜色,形状,气味 2020-05-14 …
猜一猜,连一连。像葫芦,身穿黄衣味儿甜。戴小帽,红红身子像火焰。穿黄衣,脱掉黄衣一瓣一瓣。像珍珠, 2020-06-18 …
下列句中“像”的分析,全对的一项是①就说那个野葱吧,香气和家葱一样,味道却像下列句中“像”的分析, 2020-06-26 …
二、品味特色语言4.本文语言平淡而有味,表现出了作品的地方特色。请参考示例,品味下面的语言。示例: 2020-06-28 …
二、品味特色语言4.本文语言平淡而有味,表现出了作品的地方特色。请参考示例,品味下面的语言。示例: 2020-06-28 …
你是怎样理解下面一段话的?(《巴尔扎克葬词》)“巴尔扎克先生属于19世纪拿破仑之后的强有力的作家之 2020-07-06 …
阅读。没有双手的巴尔扎克像不少人都知道“断臂维纳斯”的雕像举世闻名,可是否知道在法国巴黎的艺术馆里 2020-07-07 …
阅读理解。没有双手的巴尔扎克像不少人都知道“断臂维纳斯”的雕像举世闻名,可是否知道在法国巴黎的艺术 2020-07-07 …
这件事过了两天后,皇帝命令驻扎在京城内外的一部分部队作好演习准备。原来他又想出了一个主意,要以一种十 2020-12-15 …
没有手的巴尔扎克罗丹创作这尊《巴尔扎克像》塑像花费了七年时间.巴尔扎克身披睡袍,昂首仰视前方.罗丹将 2020-12-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