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战争被认为是文明历程中的剑与火,是人类文明的特殊现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孔子《论语•季氏》春秋
题目详情
战争被认为是文明历程中的剑与火,是人类文明的特殊现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孔子《论语•季氏》
春秋无义战。彼善于此,则有之矣。佂者上伐下也,敌国不相征也。--《孟子》
杀一人,谓之不义,必有一死罪矣。若以此说往,杀十人,十重不义,必有十死罪矣;杀百人,白重不义,必有百死罪矣。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
--《墨子》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没战必殆。
--《孙子兵法》
(1)指出材料一中孟子和墨子的观点,并指出这些观点产生的共同背景。
(2)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和孟子的思想基础是什么?简要评价孟子的观点。
(3)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孙武的战争观点与墨子的观点矛盾吗?为什么?
材料二 1938年,日军攻占南京后,进行了长达六周之久的烧杀抢掠,致使三十多万人丧生;1942年,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旨在共同消灭敌人。
(4)《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有何历史意义?
材料三 俄罗斯著名历史学家克柳切夫斯基说过:“如果丧失对历史的记忆,我们的心灵就会在黑暗中消失”……2014年2月,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七次会议经过表决通过,决定将每年的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5)请依据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确定“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有什么现实意义?
材料一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孔子《论语•季氏》
春秋无义战。彼善于此,则有之矣。佂者上伐下也,敌国不相征也。--《孟子》
杀一人,谓之不义,必有一死罪矣。若以此说往,杀十人,十重不义,必有十死罪矣;杀百人,白重不义,必有百死罪矣。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
--《墨子》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没战必殆。
--《孙子兵法》
(1)指出材料一中孟子和墨子的观点,并指出这些观点产生的共同背景。
(2)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和孟子的思想基础是什么?简要评价孟子的观点。
(3)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孙武的战争观点与墨子的观点矛盾吗?为什么?
材料二 1938年,日军攻占南京后,进行了长达六周之久的烧杀抢掠,致使三十多万人丧生;1942年,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旨在共同消灭敌人。
(4)《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有何历史意义?
材料三 俄罗斯著名历史学家克柳切夫斯基说过:“如果丧失对历史的记忆,我们的心灵就会在黑暗中消失”……2014年2月,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七次会议经过表决通过,决定将每年的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5)请依据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确定“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有什么现实意义?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根据材料“春秋无义战.彼善于此,则有之矣.佂者上伐下也,敌国不相征也.--《孟子》”可知,孟子的观点是春秋无义战;根据材料“杀一人,谓之不义,必有一死罪矣.若以此说往,杀十人,十重不义,必有十死罪矣;杀百人,白重不义,必有百死罪矣.”可知,墨子的观点是非攻.根据材料一“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可知,孟子和墨子的这些观点产生的共同背景是:诸侯国之间不断进行战争,社会动荡.
(2)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和孟子的思想基础是“仁”“礼”,孔子提出“仁”和“礼”,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孟子反对一切战争,提出以“仁政”治国和“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但是孟子反对一切战争是不恰当的,应该支持正义战争.
(3)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孙武的战争观点与墨子的观点是不矛盾的,孙武的观点是从战略战术角度研究战争胜负条件,属于军事学范畴;而墨子的观点是从国家人民的利益出发反对不义战争,属于社会学范畴.
(4)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国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建立,它团结了可以团结的力量,孤立了法西斯侵略势力,对最后战胜法西斯国家起了决定性作用.
(5)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属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围绕“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唤起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避免悲剧重演,共同维护二战胜利成果和国际公平正义,开场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作答即可.
故答案为:
(1)观点:孟子:春秋无义战;墨子:非攻.背景:诸侯国之间不断进行战争,社会动荡.(言之有理也可)
(2)思想基础:“仁”“礼”; 评价孟子:孟子反对一切战争是不恰当的,应该支持正义战争.(言之有理也可)
(3)不矛盾.孙武的观点是从战略战术角度研究战争胜负条件,属于军事学范畴.墨子的观点是从国家人民的利益出发反对不义战争,属于社会学范畴.(言之有理也可)
(4)意义: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建立.它团结了可以团结的力量,孤立了法西斯侵略势力,对最后战胜法西斯国家起了决定性作用.
(5)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唤起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避免悲剧重演;共同维护二战胜利成果和国际公平正义,开场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言之有理亦可)
(2)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和孟子的思想基础是“仁”“礼”,孔子提出“仁”和“礼”,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孟子反对一切战争,提出以“仁政”治国和“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但是孟子反对一切战争是不恰当的,应该支持正义战争.
(3)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孙武的战争观点与墨子的观点是不矛盾的,孙武的观点是从战略战术角度研究战争胜负条件,属于军事学范畴;而墨子的观点是从国家人民的利益出发反对不义战争,属于社会学范畴.
(4)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国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建立,它团结了可以团结的力量,孤立了法西斯侵略势力,对最后战胜法西斯国家起了决定性作用.
(5)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属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围绕“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唤起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避免悲剧重演,共同维护二战胜利成果和国际公平正义,开场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作答即可.
故答案为:
(1)观点:孟子:春秋无义战;墨子:非攻.背景:诸侯国之间不断进行战争,社会动荡.(言之有理也可)
(2)思想基础:“仁”“礼”; 评价孟子:孟子反对一切战争是不恰当的,应该支持正义战争.(言之有理也可)
(3)不矛盾.孙武的观点是从战略战术角度研究战争胜负条件,属于军事学范畴.墨子的观点是从国家人民的利益出发反对不义战争,属于社会学范畴.(言之有理也可)
(4)意义: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建立.它团结了可以团结的力量,孤立了法西斯侵略势力,对最后战胜法西斯国家起了决定性作用.
(5)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唤起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避免悲剧重演;共同维护二战胜利成果和国际公平正义,开场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言之有理亦可)
看了战争被认为是文明历程中的剑与火...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画梅要不象,象则失之刻;要不到,到则失之描.翻译这个.苏轼和查礼论诗画都重,是从角度谈的,而王士祯 2020-06-25 …
7.“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礼义立, 2020-06-27 …
“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礼义立,则贵 2020-06-30 …
如图所示,在早期的击剑比赛中,当运动员持剑击中对方运动员的导电服,对方运动员头顶上的指示灯就会亮,则 2020-11-06 …
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段话体现的是 2020-11-28 …
4.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段话体现 2020-11-28 …
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段话体现的是 2020-11-28 …
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段话体现的是 2020-11-28 …
若礼者,则以友道;帮我想想下一句.要求句式一样,与上句意思相反.下一句意思是不懂礼的人,不可以为.. 2020-12-14 …
马拉车时,马和车之间发生的作用;以马为研究对象,施礼物体是,受力物体是;若以车为研究对象,则施礼物体 2021-0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