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各题。禅与文学浅说罗登廉①禅在中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它作为中国文明发展史的一部分,曾给多少人带来了精神上的慰藉。然而进入新社会,面对物欲横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禅与文学浅说
罗登廉
①禅在中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它作为中国文明发展史的一部分,曾给多少人带来了精神上的慰藉。然而进入新社会,面对物欲横流的世界,人们对禅的了解却是茫然的,但禅机却悄无声息地融入古往今来的文人的字里行间。不管是古典诗文中所描述的那种禅境,还是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渗入的那种禅意,都提高了文学作品的艺术品位与审美意识。
②西方国家的作家对《圣经》 有不同的论释,创作了以《圣经》为题材或借《圣经》之意境的文学作品。他们认为《圣经》是上帝智慧的结晶,文学与它联姻,会产生高于艺术本身的艺术。虽然中国有两千多年的儒家思想对古代文人的牵制历史,但禅的出现其实是对儒家和道家的颠覆,使好多作家认识到,禅对文学这门艺术起到了取长补短的作用。
③基督教虽然与佛教有着很大的区别,但作为人的信仰,具有同样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信仰就不懂得敬畏,无论信奉哪一种信仰都凸显了一个作家丰富的内心世界与深刻的思想内涵。
④传说2500 年前的佛陀曾在菩提树下顿悟,真正悟到了人间的情势,坚定了从痛苦中解脱出来的决心。那么佛陀到底悟到了什么呢?我们只能用心灵去体会。当我们内心充满适意与宁静、善良与诚朴时,我们便悟在其中。这也是一个作家写好文章的先决条件,当然,这里有先天因素,亦有后天修养。古人说:“学佛乃大丈夫事,非帝王将相所能为。”看来,参禅是需要天分的,搞文学创作亦是如此。尽管有些人学问渊博,写出的文章却不堪卒读,这是因为他没有那种境界、气派与胸襟。有人出语成章,妙笔生花,这是因为他有禅的境界,有文字的般若。其实,在生活中有很多东西是不可强求的,刻意追求往往适得其反。如果说,我们在写某部作品时,一定要把它写成惊世骇俗的上品,可往往会事与愿违,质量平平。有时候作家随意写出来的作品,也许会流传百世。曹雪芹在写《红楼梦》时,并没有想过它会成为经典著作,只是把它作为一种精神上的寄托。正所谓“无心插柳柳成阴”, 可遇而不可求也。这也是缘分,似乎有一种宿命的味道。相对来说,禅并不是作家想介入就能介入的,它是心灵进入某种超常境界时的自然流露,是借助文学语言完成一种精神皈依的话语方式。
⑤我们再将历史追溯到唐代,那时到处是一片祥和欢乐的气象。禅在那里生存发展,枝繁叶茂。在那树阴的底下,生活着那个时代的善男信女。唐诗作为一种特殊生存环境下的产物,融合了当时的国家情结、家园情结及友谊情结,在种种文明的透视之下,用一种清淡、空旷、辽远的禅的话语方式,抒发了人们对生存的感悟。在浮躁的现实生活中,今人追逐得更多的是名和利,于是人们在患得患失的矛盾之中渴望精神上的飞翔,而文学正是那双赖以飞翔的翅膀。
⑥我想,文学与禅之所以能走到一起,那便是因为“悟性”这两个字--到生活中去悟,到大自然中去悟。
(有删改)
(1)文中提到佛陀顿悟一事有什么作用?
(2)本文作者认为作家怎样才能写出好作品?
(3)作者认为禅有怎样的价值?
禅与文学浅说
罗登廉
①禅在中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它作为中国文明发展史的一部分,曾给多少人带来了精神上的慰藉。然而进入新社会,面对物欲横流的世界,人们对禅的了解却是茫然的,但禅机却悄无声息地融入古往今来的文人的字里行间。不管是古典诗文中所描述的那种禅境,还是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渗入的那种禅意,都提高了文学作品的艺术品位与审美意识。
②西方国家的作家对《圣经》 有不同的论释,创作了以《圣经》为题材或借《圣经》之意境的文学作品。他们认为《圣经》是上帝智慧的结晶,文学与它联姻,会产生高于艺术本身的艺术。虽然中国有两千多年的儒家思想对古代文人的牵制历史,但禅的出现其实是对儒家和道家的颠覆,使好多作家认识到,禅对文学这门艺术起到了取长补短的作用。
③基督教虽然与佛教有着很大的区别,但作为人的信仰,具有同样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信仰就不懂得敬畏,无论信奉哪一种信仰都凸显了一个作家丰富的内心世界与深刻的思想内涵。
④传说2500 年前的佛陀曾在菩提树下顿悟,真正悟到了人间的情势,坚定了从痛苦中解脱出来的决心。那么佛陀到底悟到了什么呢?我们只能用心灵去体会。当我们内心充满适意与宁静、善良与诚朴时,我们便悟在其中。这也是一个作家写好文章的先决条件,当然,这里有先天因素,亦有后天修养。古人说:“学佛乃大丈夫事,非帝王将相所能为。”看来,参禅是需要天分的,搞文学创作亦是如此。尽管有些人学问渊博,写出的文章却不堪卒读,这是因为他没有那种境界、气派与胸襟。有人出语成章,妙笔生花,这是因为他有禅的境界,有文字的般若。其实,在生活中有很多东西是不可强求的,刻意追求往往适得其反。如果说,我们在写某部作品时,一定要把它写成惊世骇俗的上品,可往往会事与愿违,质量平平。有时候作家随意写出来的作品,也许会流传百世。曹雪芹在写《红楼梦》时,并没有想过它会成为经典著作,只是把它作为一种精神上的寄托。正所谓“无心插柳柳成阴”, 可遇而不可求也。这也是缘分,似乎有一种宿命的味道。相对来说,禅并不是作家想介入就能介入的,它是心灵进入某种超常境界时的自然流露,是借助文学语言完成一种精神皈依的话语方式。
⑤我们再将历史追溯到唐代,那时到处是一片祥和欢乐的气象。禅在那里生存发展,枝繁叶茂。在那树阴的底下,生活着那个时代的善男信女。唐诗作为一种特殊生存环境下的产物,融合了当时的国家情结、家园情结及友谊情结,在种种文明的透视之下,用一种清淡、空旷、辽远的禅的话语方式,抒发了人们对生存的感悟。在浮躁的现实生活中,今人追逐得更多的是名和利,于是人们在患得患失的矛盾之中渴望精神上的飞翔,而文学正是那双赖以飞翔的翅膀。
⑥我想,文学与禅之所以能走到一起,那便是因为“悟性”这两个字--到生活中去悟,到大自然中去悟。
(有删改)
(1)文中提到佛陀顿悟一事有什么作用?
(2)本文作者认为作家怎样才能写出好作品?
(3)作者认为禅有怎样的价值?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这是一道考查文中插入语段的作用的题目,首先答出插入语段的内容,然后从结构和内容上分析,结构上主要是和上下文的关系,内容只要是和主旨的关系,另外还有通用的作用--增强文章的内涵和可读性.文章第四段提到佛陀顿悟一事,紧跟着后面说“我们只能用心灵去体会.当我们内心充满适意与宁静、善良与诚朴时,我们便悟在其中.这也是一个作家写好文章的先决条件”,故两者之间形成类比关系.同时在论述类文章中,运用这些经典事例,可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2)题干中说“作家怎样才能写出好作品”,只要能找到“写出好作品”这一内容,即可确定答题区域.文中关键的语句有:“没有信仰就不懂得敬畏,无论信奉哪一种信仰都凸显了一个作家丰富的内心世界与深刻的思想内涵”“参禅是需要天分的”“这里有先天因素,亦有后天修养”“在生活中有很多东西是不可强求的,刻意追求往往适得其反”.
(3)这是一道文章主要内容概括的题目,答题时要找到关键的语句分点作答,既然是文章的主旨所以要重点关照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关键的语句:“曾给多少人带来了精神上的慰藉”“提高了文学作品的艺术品位与审美意识”“对儒家和道家的颠覆”“对文学这门艺术起到了取长补短的作用”.
答案:
(1)①紧扣文章谈佛陀的顿悟,增加了作品的可读性.②拿佛陀顿悟和作家写好文章类比,说明搞文学要有禅意,也需要天分.③引用经典事例,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6分,每点2分)
(2)①要有信仰,要懂得敬畏.②要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深刻的思想内涵.③要有写作的天分,也要有后天的修养.④要把写作当成精神的需要,不必刻意追求写惊世骇俗的上品.(6分,写到3点即可)
(3)①禅给世人带来精神上的慰藉.②禅颠覆了儒家思想对古代文人的牵制.③禅给作家强大的精神力量,渗入作品的禅意提高了文学作品的艺术品位和审美意识.(6分)
(2)题干中说“作家怎样才能写出好作品”,只要能找到“写出好作品”这一内容,即可确定答题区域.文中关键的语句有:“没有信仰就不懂得敬畏,无论信奉哪一种信仰都凸显了一个作家丰富的内心世界与深刻的思想内涵”“参禅是需要天分的”“这里有先天因素,亦有后天修养”“在生活中有很多东西是不可强求的,刻意追求往往适得其反”.
(3)这是一道文章主要内容概括的题目,答题时要找到关键的语句分点作答,既然是文章的主旨所以要重点关照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关键的语句:“曾给多少人带来了精神上的慰藉”“提高了文学作品的艺术品位与审美意识”“对儒家和道家的颠覆”“对文学这门艺术起到了取长补短的作用”.
答案:
(1)①紧扣文章谈佛陀的顿悟,增加了作品的可读性.②拿佛陀顿悟和作家写好文章类比,说明搞文学要有禅意,也需要天分.③引用经典事例,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6分,每点2分)
(2)①要有信仰,要懂得敬畏.②要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深刻的思想内涵.③要有写作的天分,也要有后天的修养.④要把写作当成精神的需要,不必刻意追求写惊世骇俗的上品.(6分,写到3点即可)
(3)①禅给世人带来精神上的慰藉.②禅颠覆了儒家思想对古代文人的牵制.③禅给作家强大的精神力量,渗入作品的禅意提高了文学作品的艺术品位和审美意识.(6分)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各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请把下面这段话翻译成英文2002年12月3日,中国成功获得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权,实现世博史 2020-04-26 …
我国政府宣布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目的是①解决上海市发展所面临的城市问题②我国政府宣布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2020-06-29 …
材料一: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上的成绩有目共睹。中国完全参加并全力支持 2020-07-05 …
世博会问题1999年12月8日,中国驻国际展览局代表宣布:中国政府支持申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由此 2020-11-04 …
英语翻译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瓦解,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 2020-11-08 …
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通常把世界上的国家划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目前 2020-11-30 …
“据联合国公布的数据,1996年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达2850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了17.5%,而且投 2020-12-01 …
世博会于2010年5月1日在上海举行,参展各国特别是作为东道主的我国围绕着“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 2020-12-24 …
读“世界上主要的发达国家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世界上的国家大体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划分 2021-02-05 …
读“世界上主要的发达国家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世界上的国家大体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划分 2021-02-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