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问题。(12分)读书惟“勤奋”二字冯其庸①谈起读书,我觉得无非是“勤奋”二字。勤奋是最为质朴又颠扑不破的读书之道。记得小时候读书,先生要求我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问题。(12分) 读书惟“勤奋”二字 冯其庸 ①谈起读书,我觉得无非是“勤奋”二字。勤奋是最为质朴又颠扑不破的读书之道。记得小时候读书,先生要求我们的,不仅是读文章,而且还要背下来。中国文学史上的诸多优秀篇章,小时候但凡花了功夫的,有很多至今都刻在脑子里。也许你要问:脑子里记住这么多文章有什么用? 那么我告诉你:至少它能够给你的写作带来灵感。人脑仿佛是一个宝库,多少东西都能装进去,脑子里的东西越多,下笔就越快,写文章就越丰富、越灵动、越容易碰见灵光迸现,左右逢源的情况。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讲的正是这个道理。“破万卷”的“破”字,已经告诉了我们,读书不是点到即止,而是需要勤奋,需要下功夫。读书如果只是浮光掠影,浅尝辄止,收益是不大的。 ②我们不仅要勤于读书,还要勤于实践。求之于书,证之于实,在实践中检验知识、完善知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至理名言。我们不能因为进入了网络社会,很多知识可以方便地从网上获取,就忽略了行万里路的重要性。我的感受是,很多东西都需要进入到具体的实践调查中,才能去伪存真,才能真正领会与理解。以我自己为例,玄奘是中国历史上了不起的一个人,为了弄清楚他取经之后,到底由哪一条路回来,我10次赴新疆等地考察。当时心中有个疑问,为什么玄奘东归时要到公主堡去? 公主堡既非寺庙,也非顺路,他没理由绕远路跑去拜谒。后来在当地牧民的带领下,我们来到公主堡,当地人说,公主堡下才是真正的瓦罕古道! 我这才明白,原来玄奘从明铁盖下来时走的其实是这条道,所以必经公主堡,然后到塔什库尔干。而此前,我误将一条由部队开辟的道路认作“瓦罕古道”了——它与公主堡下的瓦罕古道还远隔着一条大河!类似的情况,我经历的不少,这也让我更坚信:实地调查,走万里路,能够让一个人的知识变得更加准确,更加可靠。 小题1:.作者关于读书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3分) 小题2:根据文章内容说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道理。(4分) 小题3:请从文中找出第②段的中心句。(2分) 小题4:第②段中作者讲述自己赴新疆考察的事是运用了什么的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3分)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读书惟“勤奋”二字(或:我们不仅要勤于读书,还要勤于实践。)(3分)小题2:人脑仿佛是一个宝库,多少东西都能装进去,脑子里的东西越多,下笔就越快,写文章就越丰富、越灵动、越容易碰见灵光迸现,左右...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问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广昌县检察院侦查监督科科长魏云秀在办理未成年人案件时,用朴素的“三勤四心”法,即勤走访、勤询问、勤 2020-04-07 …
阅读课外文言文,回答问题。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①.及守荆南回,其母冯 2020-05-1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36年美国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问他的中国学生钱学森:“你有志 2020-07-0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36年美国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问他的中国学生钱学森:“你有志 2020-07-02 …
学校在一间服装厂订做了680套校服,一个星期过去了,冯校长打电话给工厂询问生产情况,厂长说:“我们 2020-07-02 …
某工厂第一季度有百分之80的人全勤,第二季度有百分之85的人全勤,第三季度有百分之95的人全勤,第 2020-07-17 …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下列问题。发问是思想的初步,研究的动机。一切知识的获得,大都从发问而来;新发明、新 2020-12-13 …
发问是思想的初步,研究的动机。一切知识的获得,大都从发问而来;新发明、新创造也常常由发问开端。能发问 2020-12-13 …
阅读《发问的精神》片段,回答1—3题。①发问是思想的初步,研究的动机。一切知识的获得,大都从发问而来 2020-12-13 …
阅读下面短文,然后回答问题发问是思想的进步,研究的动机。一切知识的获得,大都从发问而来;新发明、新创 2020-12-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