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中国人远祖更可能在中国广西自然博物馆副研究员王危的研究小组通过对柳江人洞的堆积物进行详细研究,采用铀系测年

题目详情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中国人远祖更可能在中国

广西自然博物馆副研究员王危的研究小组通过对柳江人洞的堆积物进行详细研究,采用铀系测年法,首次对柳江人头骨化石的出土地点进行了系统的地层年代测定,结果表明,柳江人可能生活在距今7万年至13万年之间或更早,而不是原先所认识的不超过3万年。

这意味着,具有解剖学上现代人特征的柳江人——现代中国人的祖先,比人类学家原先所认识的要更早生活在华南地区。这一结果使东亚人“非洲起源”学说受到挑战。

此次采用的测年方法,突破了以前碳14测定法最多只能测到3万多年的局限,而把可检测的最远时间延长到数十万年,这种方法目前在第四纪研究中,已被公认为是一种比较成熟、可靠的方法。

去年5月,美国《科学》杂志刊登了由中外科学家组成的一个研究小组获得的最新研究成果,他们通过基因研究认为,东亚人的祖先不是四五十万年前的北京人,他们于3.5万年至8.9万年前从非洲迁移到东亚地区。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黄慰文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此次采用的测年方法,突破了以前碳14测定法最多只能测到3万多年的局限,而把可检测的最远时间延长到数十万年,这种方法目前在第四纪研究中,已被公认为是一种比较成熟、可靠的新方法。”

“用基因研究的结果推测人类进化过程,无论如何是间接的。柳江人化石年代的测定,直接证明了在7万年至13万年前或更早,柳江人就已经在华南地区生活了,而不可能是在这之后才从非洲迁移而来。”黄慰文说。

王危说:“在不久的将来,包括年代学在内的对中国南方古人类遗址的系统综合研究,有望揭示现代人类在东亚出现的年代和演化模式。”

4.有关对东亚人的祖先的研究的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王危研究小组的研究结果表明,具有现代人特征的柳江人很有可能就是现代中国人的祖先。

B.美国科学家通过基因研究认为,东亚人的祖先不是四五十万年前的北京人,而是非洲人。

C.美国的《科学》杂志上刊登的最新研究成果,是那些研究者推测得出的,没有科学依据。

D.由于受到交通等各种条件的限制,3.5万年至8.9万年前的非洲人根本不可能从非洲迁移到东亚地区。

5.对本文所涉及到的研究方法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在解剖学上柳江人具备了现代人的特征,因而被认为是现代中国人的祖先。

B.王危所领导的研究小组的研究成果是通过对柳江人的头骨化石运用铀系测年法测试分析获得的。

C.铀系测年法由于可以检测到最远数十万年的时间,因而在第四纪的研究中比碳14测定法更为可靠。

D.基因研究法虽然也被一些科学家应用于古人类学研究中,但毕竟是间接地运用基因研究结果推测人类的进化过程,并不可靠。

6.有关古人类出现年代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铀系测年法测试分析发现,柳江人的头骨化石所在地层的年代距今7万年至13万年之间,甚至更早。

B.王危的研究成果仍然不能完全推翻“非洲起源”学说,还有待于包括年代学在内的中国南方古人类遗址的系统综合研究来证实。

C.柳江人可能7万年至13万年前或更早就已经在华南地区生活了,因而不可能是在3.5万年前至8.9万年前从非洲迁移而来。

D .中国的科学家终于找到了现代中国人的祖先就在中国的直接证据,揭示出了现代人类在东亚出现的年代和演化模式。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4.A

5.B

6.D

【解析】

4.

【试题分析】筛选信息的前提是审清题目要求,筛选出的信息要与题目有关;而整合信息则要对筛选出的信息作分类集中、重新组合、粗概括(从答题语言来说要求语句通顺)。通过整体阅读,筛选和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态度。这方面的信息一般隐含在文章的材料及作者相关的评说中,做题时一定要准确分析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把握文章的主体内容联系与思想倾向,并要具备一定的抽象分析和归纳概括能力,这方面的考查在论述类文章阅读考查中是个重点。分析可知, B.是中外的科学家而不只是“美国的科学家”;C.“没有科学依据”错误;D.“由于受到交通等各种条件的限制”在原文没有提及

【考点定位】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一)抓住关键的语 段,推敲领会句段的含义,对内容进行提炼加工,有时需要概括的内容包含了多层意思,要依据试题的要求进行取舍,注意概括的周全。对于文章的内容要点归纳, 则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注意抓住各段的中心句,各段的中心句往往都是要点。②注意承上启下的过渡句。③对于没有中心句的段落,要分析语句间的关系,分析把握 其内容的重点。④分析归纳时,要整体把握,从全文出发,既高瞻远瞩,不偏不漏,又不纠缠于细枝末节。(二)由结果追溯原因,归纳内容要点。在解答时,首先 要找到结论在文章中的位置,然后根据文中的一些重要词语及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确定作者在行文过程中是把结论或者观点在前,原因的诠释或者论据在后,还是在 陈述了原因得出结论或者在陈述理由之后得出观点。如果结论或者观点在前,其原因或者论据就要在陈述观点的句子前面去筛选概括,反之则要在这一句话的后面去 筛选概括。

5.

【试题分析】筛选信息的前提是审清题目要求,筛选出的信息要与题目有关;而整合信息则要对筛选出的信息作分类集中、重新组合、粗概括(从答题语言来说要求语句通顺)。通过整体阅读,筛选和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态度。这方面的信息一般隐含在文章的材料及作者相关的评说中,做题时一定要准确分析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把握文章的主体内容联系与思想倾向,并要具备一定的抽象分析和归纳概括能力,这方面的考查在论述类文章阅读考查中是个重点。分析可知,B项, 不是对“柳江人的头骨化石”的测试分析,而是通过“对柳江人头骨化石的出土地点进行了系统的地层年代测定”

【考点定位】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④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

6.

【试题分析】 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联系全文作者的基本倾向性,检查选项的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概念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因果、前后关系不能颠倒。注意选项之间的比较,如果选项中有内容矛盾的选项必有一错。D项,应为“有望揭示出现代人类在东亚出现的年代和演化模式”

【考点定位】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 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

看了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健身达人进!我们常常在剧烈运动过后感觉身体酸痛是因为细胞代谢产生了乳酸堆积在肌肉里!问题1、我们常  2020-05-14 …

阅读下面的文字,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三星堆研究的三个难点。要求每条不超过18字。三星堆祭祀坑内各种奇  2020-05-16 …

阅读下面的文字,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三星堆研究的三个难点。要求每条不超过18字。三星堆祭祀坑内各种奇  2020-05-16 …

在墙角有一堆沙,沙堆顶点在两墙面交界线上,沙堆底面弧长1.8米,高1.57米,求沙堆的在墙角有一堆  2020-06-07 …

有甲、乙两队棋子,其中甲堆棋子多于乙堆.现在按如下方法移动棋子:第一次从甲堆中拿出和乙堆一样多的棋  2020-06-16 …

关于圆锥的应用题一堆圆锥形沙堆,底面积是15平方米,2米.用这样的沙堆放在长5米,宽3米的沙池里,  2020-06-29 …

有一堆木材堆叠在一起,一共20层,第一层有12根,第二层有13根.下面的每一层依次比上一层多1根这  2020-07-07 …

来看看这几道题1.甲乙两堆煤共有44吨,从甲堆运走他的五分之一,乙堆运来10吨后,两堆现在一样重,  2020-07-26 …

某同学在学习等径球最密堆积(立方最密堆积A1和六方最密堆积A3)后,提出了另一种最密堆积形式Ax.如  2020-11-01 …

一道数学题,急需,在线等第一堆只有一层,就一个乒乓球;第2,3,4,…堆最底层(第一层)分别按正三角  2020-1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