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材料察举制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它的确立时间是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察举制不同于以前先秦时期的世官制和从隋唐时建立的科举制,它的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长官
题目详情
材料 察举制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它的确立时间是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察举制不同于以前先秦时期的世官制和从隋唐时建立的科举制,它的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两汉时期的察举制,到了东汉末年,已为门阀士族所操纵和利用,他们左右了当时的乡闾舆论,使察举滋生了种种腐败的现象,与要求参与政治的中小地主及其知识分子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在如何选官的问题上斗争激烈。曹操死后,曹丕在采纳陈群的创议后,于是九品中正制成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创立之初,评议人物的标准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九品中正制的推行也剥夺了州郡长官自辟僚属的权力,将官吏的任免权收归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的权力。但由于魏晋时充当中正者一般是二品,二品又有参预中正推举之权,而获得二品者几乎全部是门阀世族,故门阀世族就完全把持了官吏选拔之权。于是在中正品第过程中,才德标准逐渐被忽视,家世则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唯一的标准,到西晋时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九品中正制不仅成为维护和巩固门阀统治的重要工具,而且本身就是构成门阀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到南朝时期,在中正的评议中,所重视的只是魏晋间远祖的名位,而辨别血统和姓族只须查谱牒,中正的品第反成无足轻重的例行公事。
-据《百度百科》整理(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汉到魏晋政治形势变化的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九品中正制产生的原因,并谈谈你的认识。
两汉时期的察举制,到了东汉末年,已为门阀士族所操纵和利用,他们左右了当时的乡闾舆论,使察举滋生了种种腐败的现象,与要求参与政治的中小地主及其知识分子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在如何选官的问题上斗争激烈。曹操死后,曹丕在采纳陈群的创议后,于是九品中正制成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创立之初,评议人物的标准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九品中正制的推行也剥夺了州郡长官自辟僚属的权力,将官吏的任免权收归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的权力。但由于魏晋时充当中正者一般是二品,二品又有参预中正推举之权,而获得二品者几乎全部是门阀世族,故门阀世族就完全把持了官吏选拔之权。于是在中正品第过程中,才德标准逐渐被忽视,家世则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唯一的标准,到西晋时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九品中正制不仅成为维护和巩固门阀统治的重要工具,而且本身就是构成门阀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到南朝时期,在中正的评议中,所重视的只是魏晋间远祖的名位,而辨别血统和姓族只须查谱牒,中正的品第反成无足轻重的例行公事。
-据《百度百科》整理(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汉到魏晋政治形势变化的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九品中正制产生的原因,并谈谈你的认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先根据材料说明东汉以来军阀混战、政局动荡,再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央集权、国家分裂等方面进行补充.
(2)依据材料“使察举滋生了种种腐败的现象,与要求参与政治的中小地主及其知识分子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在如何选官的问题上斗争激烈.曹操死后,曹丕在采纳陈群的创议后,于是九品中正制成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等可得出原因.评价应从积极性与局限性两方面进行评价.
故答案为:
(1)表现:封建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发生分裂;北方政局动荡,军阀混战.
(2)原因:东汉后期政治腐败和察举制的衰落;曹魏政权改革选官制,设置中正官.认识:九品中正制是曹魏致力于解决朝廷选官和乡里清议的统一问题,是对汉代选官传统的延续,也是对曹操用人政策的继承;实行初期,对加强曹魏政权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后来由于中正官被世家大族所垄断,出现了门阀士族垄断政权的局面,从而使九品中正制成为保护士族世袭政治特权的官僚选拔制度.
(2)依据材料“使察举滋生了种种腐败的现象,与要求参与政治的中小地主及其知识分子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在如何选官的问题上斗争激烈.曹操死后,曹丕在采纳陈群的创议后,于是九品中正制成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等可得出原因.评价应从积极性与局限性两方面进行评价.
故答案为:
(1)表现:封建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发生分裂;北方政局动荡,军阀混战.
(2)原因:东汉后期政治腐败和察举制的衰落;曹魏政权改革选官制,设置中正官.认识:九品中正制是曹魏致力于解决朝廷选官和乡里清议的统一问题,是对汉代选官传统的延续,也是对曹操用人政策的继承;实行初期,对加强曹魏政权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后来由于中正官被世家大族所垄断,出现了门阀士族垄断政权的局面,从而使九品中正制成为保护士族世袭政治特权的官僚选拔制度.
看了材料察举制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中国政府正式在台湾设官建制是在 时期( ) A 三国 B 唐 C 宋元 D 明清 2020-05-20 …
官吏制度是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对我国古代选官、用官制度表述正确的是()A.商周时期选官的主要 2020-11-15 …
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对此评述正确的是A.职权既有分工,也有合作,互相制约,但削弱 2020-11-27 …
下列关于察举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A.加强对地方官吏监察和控制B.是一种自上而下的选官制度C.是两汉选 2020-11-30 …
关于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的表述,正确的是①秦主要实行官位世袭的制度②九品中正制属于察举制的发展,仍 2020-12-04 …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选官制度说法正确的是A.秦朝所有官吏都由由皇帝直接任免B.汉朝的察举制是一种用分科考 2020-12-04 …
材料察举制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它的确立时间是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察举制不同于 2020-12-04 …
下列关于汉武帝实行的“察举制”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汉朝选举人才的选官制②规定以考试成绩决定是否录用 2020-12-22 …
对下表中国古代两大选官制度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类别察举制科举制依据品德、学问、议政能力“以文取士”方式 2021-01-02 …
以下关于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先后经历了“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三个阶段B 2021-0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