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九品中正制度……其创始的用意在谨慎选才……但末流所及,仍为权门所把持……权贵子弟依侍家庭地位、经济势力及社会关系,本易获取声名,

题目详情

(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九品中正制度……其创始的用意在谨慎选才……但末流所及,仍为权门所把持……权贵子弟依侍家庭地位、经济势力及社会关系,本易获取声名,膺列上品;而若干不肖中正更逢迎权责,徇私舞弊……这制度演变到最后,终于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隋文帝于开皇中取消九品中正制

――邹纪万《魏晋南北朝之》

材料二:贞观初放榜日,上私幸端门,见进士于榜下缓行而出,喜谓侍臣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一王定保《唐摭言》

进士科始盛于高宗时,至玄宗开元以后,益为社会所尊崇。由于参加的士人,不拘资格,因此成为平民的进身之阶,开元以前,朝中名士,杂出他途者尚多。开元以后,进士出身者占十之七八,玄宗时,进士考试始尚诗赋。

――摘编自傅东成《隋唐五代史》

村料三:假设你是清政府的一名决策者,1901年需要做出一项重要决定――――是否废除科举制,下表中所列因素供你决策时参考

朝廷尊崇儒家思想,以仁义礼孝等思想治天下和教育臣民

科举以“四书五经”为主要考查范围,以八股文为样式

全国有几百万人自儿童时代就开始学习科举技能,以此为人生目标

近千年来,科举是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

“新政”开始推行

各地纷纷创办新式学堂,但招生困难

(1)    概述九品中正制的基本内容,依据材料一分析其被取消的原因。(lO分)

(2)    依据材料二指出进士科的设立对唐代的影响。(8分)

(3)    依据材料三所列因素,在是否废除科举制的问題上你会做出怎样的决策?理由是什么?(8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内容:在地方行政部门设置“中正”;按九等对当地人物的德才进行评定;“中正”所评定的品级成为授官的依据。(6分)

原因:权贵子弟在评定中占据优势,一些中正徇私舞弊,最终被权门所把持,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4分)

(2)影响:选拔了很多人才(开元后,朝中名士由进士出身者占十之七八);成为平民的进身之阶(或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巩固了统治(或将知识分子引入统治集团且被最高掌权者控制;或加强中央集权);促进诗歌创作的繁荣(促进了文学的发展)。(8分)

(3)以下三种决策及理由均同等赋分:

决策之一:废除(1分)。当时的科举制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的人;(2分)科举制无法提供“新政”急需的人才;(2分)绝大部分人醉心于科举,新式学堂举办艰难。(3分)

决策之二:不能废除(1分)。从根本上损害儒家思想地位,进而危及朝廷统治;(3分)会造成极大地社会动荡;(2分)无法保证官员选拔的相对公平公正。(2分)

决策之三:不立即废除,待时机成熟再废除(1分)。举出不能立即废除的理由(参照不能废除的理由),然后列举时机成熟后一定要废除的理由(参照废除的理由,两方面理由总得分不超过7分)。

(有判断,无理由,不得分。有判断,但理由只照抄材料,最多得3分。)

看了(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风俗的演进和变化,往往反映了社会的演变和发展。古今中外社会的改革也往往涉及社会风俗的变革。阅读下列  2020-07-12 …

历史上任何一场改革都会涉及社会关系的组合和对各阶层利益的调整。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12分)材  2020-07-13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孙中山为振兴中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凡  2020-07-1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考加分考生接受社会监督:沈阳市招生办对2006年中考录取获得加分及照顾  2020-11-06 …

材料一九品中正制度……其创始的用意在谨慎选才……但末浼所及,仍为权门所把持……权贵子弟依恃家庭地位,  2020-11-16 …

作为一件历史遗存,《汉谟拉比法典》的史料价值主要是:通过它,我们可以了解()A.古埃及社会状况B.古  2020-11-30 …

作为一件历史遗存,《汉谟拉比法典》的史料价值主要是:通过它,我们可以了解A.古埃及社会状况B.古印度  2020-11-30 …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戊戌变法是在甲午战后朝野上下求变思潮推动下发生的自上而下的社会变革  2020-12-02 …

(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九品中正制度……其创始的用意在谨慎选才……但末流所及,仍为权门  2020-12-0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九品中正制度……其创始的用意在谨镇选才……但末浼所及,仍为权门所把持……权  2020-1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