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中庸”不仅是建立在儒家人性论基础上的一种伦理道德观,也是一种思想方法。作为具有具体内容的儒家伦理道德观的“中庸”由孔子首创,经过后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中庸”不仅是建立在儒家人性论基础上的一种伦理道德观,也是一种思想方法。作为具有具体内容的儒家伦理道德观的“中庸”由孔子首创,经过后来的儒家、特别是《中庸》一文的作者充实发挥而成熟。但是作为思想方法的“中庸”或曰用“中”思想,则在孔子之前就已存在,儒家的“中庸”说正是从前人有关用“中”的思想发展演变而来的。 先秦用“中”的思想一直可以上溯到西周时代关于刑罚之“中”的观念。《尚书·吕刑》里说,“士制百姓于刑之中”,“惟良折狱,罔非在中”,“明启刑书相占,成庶中正”。这里所说的“刑之中”“在中”“中正”,都是指执行刑罚要准确、合理、不偏不倚、无过与不及,也就是严格地符合法律(刑书)所制定的标准。“中”是有原则的,要符合一定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原则。求“中”,反对过与不及,反对偏与倚,都是以有一个原则为前提的。如果不是先有一个“中”盼标准、原则,过与不及、偏与倚也就根本不存在,更谈不上在它们之间搞调和折中了。 “中”不仅有恰到好处地符合于一定标准的意思,有时也可指这个标准本身。《荀子·礼论》中所谓先王“为之立中制节”,意思就是说先王为之制立标准。这里的“中”与“节”是一个意思,都是指标准、法度。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与“极”的含义相通。先秦典籍里的“极”字常常可以解释为“中”。如果我们从符合一定的标准这个意义上来理解用“中”,并知道这一标准本身亦可称之为“中”,那么,“中”与“极”的内在联系就不难解释了,因为“极”也包含标准、准则的意思。《诗·卫风·氓》曰:“士也罔极”,所谓“罔极”,就是反复无常,没有一定的准则。《尚书·洪范》有“皇极”一词,古人解释说:“皇,大;极,中也。”所谓“皇极”就是“大中”,也即大准则、大法度的意思。正如蔡沈《书经集传》所说:“极”是“标准之名,中立而四方之所取正焉者也”。一切政治道德行为皆需合于“皇极”的法则,否则就是“偏”“陂”。而反对“偏”“陂”也正是在“皇建其有极”(《尚书·洪范》)的前提下进行的。总之,建“极”与用“中”意思是相通的,其基本含义都是说要公正地符合一定的准则和法度。 孔子将上述这种用“中”思想发挥运用到他的伦理道德理论中,从而创立了儒家的“中庸”说。孔子说:“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可见孔子是把“中庸”作为一种难能可贵的道德伦理准则提出的。儒家伦理学的“中庸”说同前人用“中”思想的不同,就在于儒家给“中”的标准赋予了新的具体内容,这个具体内容就是以“仁”为内在核心,以“礼”为外在形式的儒家伦理道德观。但“中”字的基本含义,即舍宜,合乎一定的标准或法则这一种意思,仍然保留在儒家的“中庸”说中。 (摘编自徐克谦《从“中”字的三重含义看中庸思想》) 小题1:下列对用“中”思想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A |
小题1: |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进入小学后的孩子,还有没有自由?就像我,找东西都会被骂;作业也总是一堆一堆地布置下来,写都来不及. 2020-05-15 …
系统分析阶段的工作是一个()的过程。A.由具体到抽象B.由抽象到具体C.由逻辑到物理D.由物理到逻辑 2020-05-23 …
那条哨棒折作两截的”折”该读什么音,具体理由是什么?具体理由是什么? 2020-07-04 …
分子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分子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分子由于它们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力而具有的能 2020-07-23 …
工作流水线上顺次排列五个工作台A、B、C、D、E,一直工具箱应放在何处,才能使工作台上操作机器的人所 2020-11-11 …
对市场作用的认识由最初的“基础性作用”重新定义为“决定性作用”,体现了①发展着的认识才是真理②认识具 2020-11-15 …
1、表皮具有保护作用,由()组织构成.2、叶脉能输送由根吸收来的水分、无机盐以及叶制造的营养物质,因 2020-11-29 …
玩具弹力球(如图)具有较好的弹性,碰撞后能等速反向弹回.一小孩将弹力球举高后由静止释放作自由落体运动 2020-12-01 …
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铜用作导线,是由于铜有良好的导电性B.活性炭用于 2020-12-20 …
(2008•邵阳)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铜用作导线,是由于铜有良好的导 2020-12-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