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三峡啼猿之谜“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这首情景交融、有声有色的绝句,表达了诗人轻松愉快的心情,也反映出轻舟飞驶的状态
题目详情
三峡啼猿之谜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这首情景交融、有声有色的绝句,表达了诗人轻松愉快的心情,也反映出轻舟飞驶的状态。 为什么“两岸猿声啼不住”呢?前几年,英国科学家波尔·杰丁通过到热带丛林实地考察并用仪器测量,终于揭开了猿啼的秘密。 每天清晨,当第一道阳光照射到树梢上的时候,长臂猿的早晨大合唱便打破了森林的静谧,雄猿首先领唱,几分钟后,雌猿也加入伴唱,直到太阳升起时才结束。早饭后,合唱继续进行。波尔·杰丁发现,猿啼与它们的“一夫一妻”制的“家庭生活”有关。一般猿每隔两三年产子猿,子猿长到七八岁时,才开始离开父母独立生活。已经成熟的雄猿为了求偶就要不停地发出求偶的啼鸣,直到邻近的雌猿闻声进入它的地盘与其结成夫妻,建立家庭为止。这个家庭还有个规矩:未成年小雄猿在家中不许单独啼鸣,以免招来异性。当然,“父母”不在家时,小雄猿有时也会偷偷地叫上几声。 建立家庭后的母猿仍是不断地啼鸣,一是为了保卫家庭的地盘和维护一夫一妻制而不许别人侵犯,二是呼唤离家子猿的一种语音。 说到三峡啼猿,有人认为猿声并非是两岸啼。 据郦道元《水经注》载:“自三峡七百里中,……”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当年李白过三峡,正是“晴初霜旦”“林寒涧肃”之时,故能听到不绝于耳的猿声。 但是,清代学者梁章钜在《浪迹丛谈》中却曾写道:三峡的确多啼猿,但它们都生于南岸,而鲜见于北岸。史书中还曾记载,有人从南岸捉了猿放到北岸,猿非但不啼,还千方百计地逃回南岸去。由此认为,李白的“两岸猿声啼不住”应该为“南岸猿声啼不住”。 为何猿声只在南岸啼呢?有人认为,三峡“岸似双屏合,天如匹练开”,北岸巫山山脉是南北走向,正迎着正方寒风,山高林深,气温偏低,不适宜猿猴生长,所以,猿猴要逃回到南岸去。 “三峡啼猿”的根本问题,即“发出了啼声的是猿还是猴?”长期以来,学者们认为世界上现有的黑猩猩、大猩猩、猩猩和长臂猿四种猿类,前两种分布在非洲,后两种定居在亚洲,其中在我国的长臂猿仅出没于云南、海南岛等地的林区。若由此看来,三峡上发出啼声的就不该是猿了。那么,事实究竟如何呢?1987年,中科院的一个考察组在错开峡西南大脚洞发现了一件长臂猿左侧下颔骨化石,其门齿、犬齿已脱落,前臼齿、臼齿保存完好,牙齿稍有磨蚀。与该化石一起出土的还有鱼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的亚化石,这些动物骨骼的有机物质含量很高,与尚未石化的长臂猿下颔骨一致。此外,他们还从土层中找到骨簪和一件陶制品,经鉴定,这些陶制品和骨制品的文化性质与3000年前的川东大溪文化相近。 由此证明 ,那一历史时期的长江三峡确实有过长臂猿的活动,李白并没有错将猴叫认作猿啼。 小题1:选出对文末句加横的“此”的所指说明准确的一项( )(3分)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B |
|
看了三峡啼猿之谜“朝辞白帝彩云间,...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古诗词中借景抒情、触景生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寓景于情有什么区别?有没有例句 2020-05-17 …
语文综合性学习。在日复一日的时间河流里,节日就像一个个停泊的码头,人们徜徉其间,体味某种特定的情景 2020-05-17 …
心中的风景题目要《心中的风景》,内容是写景抒情.有顺序有重点.结尾写感悟.明天要交作业. 2020-05-23 …
情景交融与借景抒情有何区别? 2020-06-04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使用了哪些表达技巧?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众说纷纭,有人 2020-06-11 …
《次北固山下》中既写景抒情有蕴含自然理趣的两句诗是什么? 2020-06-19 …
“借景抒情”和“以景衬情”有什么区别?怎样区分它们?主要是怎样区分? 2020-06-22 …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表现手法有哪些?融情于景与借景抒情有什么区别? 2020-07-05 …
一道高一语文题(诗词鉴赏)绝句二首(其二)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⑴请说 2020-11-26 …
利州南渡温庭筠(1)这首诗前三联写景抒情有什么特点?(2)尾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020-1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