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x0d\\x0d\\x0d\\x0d\\x0d\\x0d\\x0d\\x0d无名指的哲学\\x0d\\x0d①人的五指,大拇指最粗茁,也最有力,古称巨指,堪称形容得当。说它为五指之领军人物,当无疑问。当其他四指合拢,它单独挑起来

题目详情
\\x0d\\x0d\\x0d\\x0d\\x0d\\x0d

 

\\x0d\\x0d

无名指的哲学

\\x0d\\x0d

①人的五指,大拇指最粗茁,也最有力,古称巨指,堪称形容得当。说它为五指之领军人物,当无疑问。当其他四指合拢,它单独挑起来的话,那就是无须说出口的“好”之赞美之意。若是大拇指翘起,伴之以伸出来的食指,则是OK的意思,由此可证凡大拇指出动,那就非可等闲视之的了。

\\x0d\\x0d

②食指也不简单,食指和中指同时竖起,作“V”字状,那形象意味着“胜利”、“成功”。你的食指和他人的食指勾在一起,那就等于信誓旦旦的盟约。而当我们在毛泽东诗词中,读到“指点江山”,“挥斥方遒”之类的词句时,不用说,由谁来指点?由谁来挥斥?想来想去,少不了又是非食指不可的事。因此,五指之中,它的活动频率是最高的,它最忙碌,也最活跃。古人又云:“食指,啑盐指也”,这是见诸《证俗文》的解释。何谓“啑盐”?用老百姓的话,就是尝咸淡,知味道。于是,食指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还代表着口福。所谓“食指动”、“食指大动”,就意味着一顿好吃喝,即将大饱口腹。因此,食指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x0d\\x0d

③中指在五个指头里面,最突出,也最抢眼,总是走在最前面,总是领先别人一步,总是最先接触目标物,或者,总是最早到达目的地。因此,率众先行,势所必然,马首是瞻,众望所归,而生成一定的导向性质,这就是中指的优势所在了。

\\x0d\\x0d

④说到无名指,便有点窝囊了。“无名”二字,便足以说明它之无可名之的特点和长处。虽然排行老四,比前不足,那是肯定的了,但是不是比后有余呢?还得两说着呢。别看无名指比小指高出一截,粗出一圈,但它缺乏小指的秀气和俏皮,又不具备小指的灵动和活络。小指虽处在五指之末,但它却具有异常的表现魅力。我们在舞台上看到艺人在做出兰花指的手势时,那画出来简直是勾魂摄魄的优美弧线,宛若惊鸿一瞥,令人遐想万千,那无声胜似有声的场面,古人云,“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真是满台春色,出尽风头。对讲究风度的女性而言,纤纤玉手的“纤”,尤其要格外在意小指,很大程度上,她的气质是通过小指的娟秀和风雅才足以表现出来。

\\x0d\\x0d

⑤如果我们试着浮想联翩一番,伸出来的这一只手上的五指构成现状,何尝不是当下中国文坛的一个缩影呢!

\\x0d\\x0d

⑥那么,我们眼前的那些巨匠大腕,前辈重镇,当他们叱咤风云,笔写春秋,扛鼎文坛,领导潮流,不也如大拇指那样起到垂范作用吗?当那些此起彼伏的先锋人士,成功失败的实验作家,拥话语霸权,创新鲜文风,掀一时波澜,辟美学新境,不也如食指那样活跃在文坛之上,开风气之先吗?当那些唱主音调的中坚干将,奏进军曲的骄子,如日中天,势不可当时,不也如中指那样砥柱中流吗?至于那些才情蓬勃的少壮派,异军突起,路人侧目;那些稚莺试啼的80后,小荷尖角,先声夺人,不也如小指那样后来居上,预示着文坛明日之星的气韵吗?

\\x0d\\x0d

⑦其实,构成文坛最坚实的群众基础,是那些默默耕耘的大多数的文学人,没有他们构筑这片文学天地,高山未必见其高,大海未必显其大,没有这些无名的文学人在努力,在前进,那些有名的文学人也无从而来。固然,从无名到有名,不是一个必然成功的途径,而且,甚至是虚掷光阴的游戏。因此,我要赞扬的是这种无名指的哲学。他们固然期待成功,但他们也能忍受寂寞,而他们最可贵的地方,就是甘于这种无名指式的默默奉献。低头撰写作品,抬头体验生活,埋头阅读书籍,扬头走向未来,这才是中国文学继往开来的生力军。没有无名指,手是不完美的,同样,没有广大的无名的文学从业者,文坛只有那几个人唱独脚戏,后继无人,也是相当冷清的。

\\x0d\\x0d

⑧我们大家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当你做体检的时候,需要抽指血,做各项血液项目检查,通常都是从无名指刺出一滴血来。因为从无名指提取血液样本,是最安全的。而且无名指最可宝贵的一点,它不像食指那般好动,不像中指那样突兀,也不像小指那样娇气。由此可见,在这个世界上,有所长的同时,必有所短;同样,有所短的同时,必有所长。尤其在文学这个范畴里,长,未必总长,短,不一定总短,今日长,保不准明日会短,现在短,说不定将来会长。

\\x0d\\x0d

⑨因此,休管他人长和短,只问笔下情和真,这大概就是无名指的哲学真谛了。踏踏实实,像无名指那样贡献出自己的一滴鲜红的血,写出与自己血肉相连的文字,那才是一件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事情。

\\x0d\\x0d

           \\x0d                    (原载《解放日报》作者李国文,有改动)

\\x0d\\x0d

1.“指点江山”,“挥斥方遒”出自毛泽东的作品《                   \\x0d》(1分)

\\x0d\\x0d

2.选出对文章理解错误的一项(     \\x0d)(2分)

\\x0d\\x0d

A.开头三段行文思路是一致的,都采用了先分述后总括的结构。

\\x0d\\x0d

B.第④段通过与小指对比,突出了无名指在五指中的尴尬处境。

\\x0d\\x0d

C.作者借五指的不可或缺告诉我们,文坛中的各类人同样重要。

\\x0d\\x0d

D.第⑧段谈抽血的体验,用意在于强调无名指具有宝贵的品格。

\\x0d\\x0d

3.“构成文坛最坚实的群众基础,是那些默默耕耘的大多数的文学人,没有他们构筑这片文学天地,高山未必见其高,大海未必显其大,没有这些无名的文学人在努力,在前进,那些有名的文学人也无从而来。”这个多重复句第一层次的关系是         

\\x0d\\x0d

4.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列表格(4分)

\\x0d\\x0d\\x0d \\x0d \\x0d \\x0d \\x0d \\x0d \\x0d \\x0d \\x0d \\x0d \\x0d \\x0d \\x0d \\x0d \\x0d \\x0d \\x0d \\x0d \\x0d \\x0d \\x0d
\\x0d

指名

\\x0d
\\x0d

文坛形象

\\x0d
\\x0d

大拇指

\\x0d
\\x0d

\\x0d
\\x0d

食指

\\x0d
\\x0d

\\x0d
\\x0d

中指

\\x0d
\\x0d

\\x0d
\\x0d

小指

\\x0d
\\x0d

\\x0d
\\x0d\\x0d

5.第⑧段划线句的意思与俗语□□□□  □□□□相同。

\\x0d\\x0d

6.文章题为“无名指的哲学”,请概括无名指“哲学”的具体内涵。

\\x0d\\x0d

          \\x0d                                                                 

\\x0d\\x0d

                                                                           \\x0d

\\x0d\\x0d

7.作者用一半的篇幅详细记写五指的不同,试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这样构思的好处。(60字以内)(4分)

\\x0d\\x0d

                                              &

语文
作业帮用户2017-01-11 举报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