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观书有感(其一与其二在表现手法上有何共同点和有感各侧重什么)观书有感宋◎朱熹(其一)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其二)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

题目详情
观书有感(其一与其二在表现手法上有何共同点和有感各侧重什么)
观书有感 宋◎朱熹 (其一)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其二)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表现手法上第一首以描写为主,第二首以记叙为主,但都有观书有感的议论生发. 第一首写出了书的妙处:除去蒙昧懵懂.让人心灵澄明;第二首则写出了读书的乐趣. 第一首很富有哲理的诗把读书和人的知识更新比喻得非常形象生动.小小方塘之所以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是因为源头有活水不断来、源头活水到半亩方塘靠流动;而知识输人头脑就是靠学习.方塘没有活水流人就会枯竭、混浊;头脑没有知识输人就会糊涂、僵化.而知识的输人,就是读书,就是学习.从这个意义上说,读书永远不会寂寞. 第二首语译:昨天夜晚江边的春水大涨,那艘庞大的战船就像一根羽毛一样地轻.以往花费许多力量也不能推动它,今天在水中间却能自在地移动.叙述今日之情形比喻入诗,涨潮之境昨夜江边春水生春水喻读通书,能一以贯之比喻顺境蒙冲巨舰一毛轻喻读通书,无所滞碍今昔对比说昔日之情向来枉费推移力喻读不通书之苦境说今日之境此日中流自在行喻读通书之乐境.
看了观书有感(其一与其二在表现手法...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下列词语或陈述中,与分子热运动有关的是()A.酒香不怕巷子深B.天光云影共徘徊C.花香扑鼻D.隔墙  2020-05-16 …

一根据谜语,各猜一作家名.1.拜师2.颂歌风3.万丈大厦平地起4.百年任务七天完成二.观书有感朱熹  2020-06-11 …

宋儒朱熹有诗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认为知识及  2020-07-01 …

朱熹的诗句“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生动描绘了“天光云影”在池塘水面上相映成趣的美景,形  2020-07-28 …

观书有感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1、这是一首哲理诗,用  2020-07-28 …

朱熹曾写道:“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而今,却有人说道:“  2020-11-10 …

观书有感(其一与其二在表现手法上有何共同点和有感各侧重什么)观书有感宋◎朱熹(其一)半亩方塘一鉴开,  2020-12-03 …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朱熹诗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  2021-01-12 …

朱熹曾写道:“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而今,却有人说道:“  2021-01-12 …

《观书有感》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体现朱熹的哲学思想有  2021-0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