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必将以民族的进步获得补偿。中华民族历来具有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团结奋战的光荣传统。不论多大的灾难,都压不弯她挺拔的脊梁。1998年抗洪抢险,形

题目详情
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必将以民族的进步获得补偿。中华民族历来具有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团结奋战的光荣传统。不论多大的灾难,都压不弯她挺拔的脊梁。1998年抗洪抢险,形成了伟大的抗洪精神。2003年“非典”疫情蔓延,党和政府带领全国人民群防群控、共克时艰。2008年冰雪“封冻”半个中国,全国人民用爱心将冰雪融化。汶川、玉树特大地震撕裂了大地,全国人民心手相连,奋力救灾,形成了伟大抗震救灾精神。2011年3月10日,在云南盈江县发生了5.8级地震,中国人民在抗震救灾中又一次展现出了伟大的民族精神。灾难考验了中华民族,也冶炼了中华民族,“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1)材料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为什么要大力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民族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要求,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看了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必将以...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在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上镶嵌着八块巨大汉白玉浮雕,概括地表现了列强侵华及中国人民的不屈斗争历程  2020-07-01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所”与例句“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中的’所”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去民之所  2020-07-12 …

“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是什么意思  2020-10-30 …

2009年9月28日,福铁路如期建成,穿梭往来的“子弹头”,带给浙江沿海人民的不仅仅是增加几趟列车这  2020-11-05 …

那个长安大学物理实验的补考过程是怎样的?几个实验报告忘了交了,差成绩说我没通过,估计开学要补考了,物  2020-11-06 …

追求民主与法制,反对专制与独裁是世界各国人民的不懈追求。世界近代史上很多国家为追求民主与法制进行了许  2020-11-14 …

白某在网上对吴某大肆进行谩骂、侮辱,当地人民法院依法判决白某向吴某公开道歉,并向吴某支付精神损失费5  2020-11-21 …

梭伦改革的历史局限性表现在()①下层公民没有充分的参政议政的权利②以财产资格确定公民的不同政治权利③  2020-11-27 …

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与资本主义国家的“主权在民”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是①建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  2020-12-01 …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居民的收入不断增加,不少居民都按自己的居住需求正在选购住房,某房产开发公司为满足  2020-12-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