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妈妈要做你的榜样刘鑫那是她生命中最难忘的日子。去领困难补助金的那个早晨,吃完早饭,她和儿子换上最好的衣服,在丈夫“路上小心”的叮咛声中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妈妈要做你的榜样
刘鑫 那是她生命中最难忘的日子。
去领困难补助金的那个早晨,吃完早饭,她和儿子换上最好的衣服,在丈夫“路上小心”的叮咛声中走出家门,朝民政局走去。
民政局的会议室坐满了人,有和她一样来领困难补助金的居民,有前来采访的众多媒体记者。
她和几十个人站成一排,从领导手里接过补助金,大大小小的摄像机对准他们,闪光灯纷纷亮起……
她忽然记起以前出现过同样情形--也是无数镜头对准她,也是闪光灯亮得睁不开眼,可那时她腰杆挺得格外直,脸上是灿烂的笑容,手上是大红的劳动模范证书……
牵着儿子的手走出大门,她的泪水涌了出来。泪水里有酸楚,有羞愧,更多的是对自己命运的悲哀。
她18岁参加工作,28岁当市劳模,35岁因工厂倒闭下岗。下岗后,丈夫开了一家小超市。一天,她和丈夫去进货路上发生车祸,从此丈夫只能坐在轮椅上;她瘸了一条腿。家境也一落千丈,一家三口只能靠城市低保金为生。
低保金每月380元,一家三口一日三餐、水电煤气费、丈夫营养费、儿子书本费都在里面……望着不能动弹的丈夫和才10岁的儿子,她甚至想过干脆买包老鼠药,拌进米饭里……
最绝望的时候,街道办事处告诉她一个好消息:她家被列入首批享受困难补助金的家庭,每月可在低保金的基础上再领300元。
走在路上,她悄悄抹去泪水。儿子摇着她的手臂撒娇:“妈妈,我们今天有钱了,你给我煮肉吃好不好?”她看着儿子的小脸,心里有说不出的酸楚:虽说每星期都挤点钱买点肉为儿子改善伙食,可儿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那点肉对他来说能顶什么事?
她带着儿子往菜市场走,盘算手里300元的用途。站在肉摊前,她指着最便宜的肉对摊主说:“来一斤。”儿子不干:“妈,太少了。”她咬咬牙:“那就一斤半吧。”
儿子还是不满意:“妈,你就多买点儿,炖一大锅,我们美美地吃一顿。”她笑了:“这个月把钱花光,下个月不吃饭?”儿子一昂头说:“下个月不是还发给咱们钱吗?这个月花光了,你下个月再去领。”儿子的话让她感到从未有过的震惊,仿佛有一根线一下子勒紧了她的心脏,紧得她说不出话来。她没想到儿子会有这种想法--只因为有这样那样的困难就可以不必劳动、不必奋斗,就可以心安理得地拿政府的补助!难道儿子将来要靠低保、补助金过一辈子?
那天晚上,看着摊在桌子上的崭新钞票,她一夜没有合眼,儿子白天说的那句话一遍遍地在她耳边回响。她对自己说:我会劳动,也能劳动,曾经获得的那么多荣誉都和劳动有关,难道如今瘸了一条腿就不能劳动?我还有一双健康的手,应该靠自己的手养活一家人、养活儿子!我不能让儿子将来靠领困难补助金过日子……
一星期后,她在市场一角支起小摊卖水饺和馄饨。她的水饺和馄饨皮薄、馅多,新鲜、卫生。一年后,她开了早餐店,但只能放三张小方桌。三年后,她有了能放七张桌子的店铺。
再后来,她的店开在繁华的大街上,店面堂皇,可以承办各类宴席……
逢年过节,她都会随街道办事处的人去慰问低保户,为他们送米送油送钱。除了安慰与关心,她总会比别人多问一句:“我的店里有工作岗位,你愿意来吗?”
她的儿子已经长成小伙子,和同龄孩子一样健康阳光。不同的是,他从上中学开始,每逢寒暑假都在妈妈店里打工。
儿子一直记得10岁那年的事,不是因为记性好,而是妈妈常常重复那天的事、重复他说过的话。妈妈每次讲完,总会加上一句:我不想你长大后成为依靠别人的人,所以,儿子,我一定要成为你的榜样!
儿子说:“其实我记得最清楚的是另一件事。妈妈卖饺子和馄饨的第一天很晚才回来,她一进屋,手也来不及洗就径直走到我面前,将一张五元、一张两元的纸钞和四个一角的硬币一字排开,整齐地放在我面前的桌子上,认真地看着我说,儿子,妈妈今天挣钱了,这是妈妈用劳动挣来的,不是人家发给我们的……”说到这里,这个身高近1.8米的小伙子眼圈红了。
(选自《中国微型小说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___
A.小说描写了一个残疾妈妈为了教育孩子能够自立并健康成长,坚强地克服了种种困难,用自己的言行为孩子树立了一个值得学习的榜样的故事。
B.小说开头“那是她生命中最难忘的日子”与下文内容相照应,她由于担心儿子有依靠别人生活的想法,才觉得领救济金是一件令人羞愧的事情。
C.小说描写多处运用了衬托,比如摄像机镜头对准她,闪光灯纷纷亮起,以前是因为她获得了劳模证书,而现在则是她领到了国家的首批困难补助金。
D.小说结尾运用了儿子的话和表情这一细节,从正面形象生动地描写出“她”的性格特点,也强调了她对儿子言传身教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2)品味下面句子加点词,说说这些话包含了人物怎样的想法。
她一进屋,手也来不及洗就径直走到我面前,将一张五元、一张两元的纸钞和四个一角的硬币一字排开,整齐地放在我面前的桌子上,认真地看着我说,儿子,妈妈今天挣钱了,这是妈妈用劳动挣来的,不是人家发给我们的……”
(3)文中的妈妈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文章简要概括。
(4)你是如何看待文中妈妈对孩子的教育方式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妈妈要做你的榜样
刘鑫 那是她生命中最难忘的日子。
去领困难补助金的那个早晨,吃完早饭,她和儿子换上最好的衣服,在丈夫“路上小心”的叮咛声中走出家门,朝民政局走去。
民政局的会议室坐满了人,有和她一样来领困难补助金的居民,有前来采访的众多媒体记者。
她和几十个人站成一排,从领导手里接过补助金,大大小小的摄像机对准他们,闪光灯纷纷亮起……
她忽然记起以前出现过同样情形--也是无数镜头对准她,也是闪光灯亮得睁不开眼,可那时她腰杆挺得格外直,脸上是灿烂的笑容,手上是大红的劳动模范证书……
牵着儿子的手走出大门,她的泪水涌了出来。泪水里有酸楚,有羞愧,更多的是对自己命运的悲哀。
她18岁参加工作,28岁当市劳模,35岁因工厂倒闭下岗。下岗后,丈夫开了一家小超市。一天,她和丈夫去进货路上发生车祸,从此丈夫只能坐在轮椅上;她瘸了一条腿。家境也一落千丈,一家三口只能靠城市低保金为生。
低保金每月380元,一家三口一日三餐、水电煤气费、丈夫营养费、儿子书本费都在里面……望着不能动弹的丈夫和才10岁的儿子,她甚至想过干脆买包老鼠药,拌进米饭里……
最绝望的时候,街道办事处告诉她一个好消息:她家被列入首批享受困难补助金的家庭,每月可在低保金的基础上再领300元。
走在路上,她悄悄抹去泪水。儿子摇着她的手臂撒娇:“妈妈,我们今天有钱了,你给我煮肉吃好不好?”她看着儿子的小脸,心里有说不出的酸楚:虽说每星期都挤点钱买点肉为儿子改善伙食,可儿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那点肉对他来说能顶什么事?
她带着儿子往菜市场走,盘算手里300元的用途。站在肉摊前,她指着最便宜的肉对摊主说:“来一斤。”儿子不干:“妈,太少了。”她咬咬牙:“那就一斤半吧。”
儿子还是不满意:“妈,你就多买点儿,炖一大锅,我们美美地吃一顿。”她笑了:“这个月把钱花光,下个月不吃饭?”儿子一昂头说:“下个月不是还发给咱们钱吗?这个月花光了,你下个月再去领。”儿子的话让她感到从未有过的震惊,仿佛有一根线一下子勒紧了她的心脏,紧得她说不出话来。她没想到儿子会有这种想法--只因为有这样那样的困难就可以不必劳动、不必奋斗,就可以心安理得地拿政府的补助!难道儿子将来要靠低保、补助金过一辈子?
那天晚上,看着摊在桌子上的崭新钞票,她一夜没有合眼,儿子白天说的那句话一遍遍地在她耳边回响。她对自己说:我会劳动,也能劳动,曾经获得的那么多荣誉都和劳动有关,难道如今瘸了一条腿就不能劳动?我还有一双健康的手,应该靠自己的手养活一家人、养活儿子!我不能让儿子将来靠领困难补助金过日子……
一星期后,她在市场一角支起小摊卖水饺和馄饨。她的水饺和馄饨皮薄、馅多,新鲜、卫生。一年后,她开了早餐店,但只能放三张小方桌。三年后,她有了能放七张桌子的店铺。
再后来,她的店开在繁华的大街上,店面堂皇,可以承办各类宴席……
逢年过节,她都会随街道办事处的人去慰问低保户,为他们送米送油送钱。除了安慰与关心,她总会比别人多问一句:“我的店里有工作岗位,你愿意来吗?”
她的儿子已经长成小伙子,和同龄孩子一样健康阳光。不同的是,他从上中学开始,每逢寒暑假都在妈妈店里打工。
儿子一直记得10岁那年的事,不是因为记性好,而是妈妈常常重复那天的事、重复他说过的话。妈妈每次讲完,总会加上一句:我不想你长大后成为依靠别人的人,所以,儿子,我一定要成为你的榜样!
儿子说:“其实我记得最清楚的是另一件事。妈妈卖饺子和馄饨的第一天很晚才回来,她一进屋,手也来不及洗就径直走到我面前,将一张五元、一张两元的纸钞和四个一角的硬币一字排开,整齐地放在我面前的桌子上,认真地看着我说,儿子,妈妈今天挣钱了,这是妈妈用劳动挣来的,不是人家发给我们的……”说到这里,这个身高近1.8米的小伙子眼圈红了。
(选自《中国微型小说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___
A.小说描写了一个残疾妈妈为了教育孩子能够自立并健康成长,坚强地克服了种种困难,用自己的言行为孩子树立了一个值得学习的榜样的故事。
B.小说开头“那是她生命中最难忘的日子”与下文内容相照应,她由于担心儿子有依靠别人生活的想法,才觉得领救济金是一件令人羞愧的事情。
C.小说描写多处运用了衬托,比如摄像机镜头对准她,闪光灯纷纷亮起,以前是因为她获得了劳模证书,而现在则是她领到了国家的首批困难补助金。
D.小说结尾运用了儿子的话和表情这一细节,从正面形象生动地描写出“她”的性格特点,也强调了她对儿子言传身教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2)品味下面句子加点词,说说这些话包含了人物怎样的想法。
她一进屋,手也来不及洗就径直走到我面前,将一张五元、一张两元的纸钞和四个一角的硬币一字排开,整齐地放在我面前的桌子上,认真地看着我说,儿子,妈妈今天挣钱了,这是妈妈用劳动挣来的,不是人家发给我们的……”
(3)文中的妈妈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文章简要概括。
(4)你是如何看待文中妈妈对孩子的教育方式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根据上下文内容及文章主旨去判断.B项中“担心儿子有依靠别人生活的想法”不是她羞愧的理由;C项中摄像机镜头对准她,闪光灯纷纷亮起,以前是因为...
看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妈妈...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孕期妈妈如何选购日常服用品?揭秘洋妈妈最喜欢的孕期用品 2020-03-29 …
阅读《收下吧,妈妈最好的礼物》回答问题蒲公英妈妈礼物的实质是什么?你觉得蒲公英妈妈高明在哪里? 2020-05-16 …
认真读短文最后一节,体会句子含义.“妈妈,我理解您了“,作者到底理解妈妈什么了?我生活在温馨快乐的 2020-05-17 …
用英文写我最崇拜的人根据我的汉子写我最崇拜的人我最崇拜的人是妈妈,妈妈每天给我做饭,收拾房间洗碗洗 2020-06-26 …
求好人给阅读答案!给妈妈一个惊喜谢志强给妈妈的一个惊喜(浙江)谢志强午饭后,妈妈临去上班,对小成说 2020-07-16 …
阅读《妈妈的额头》一文,完成下列各题。妈妈的额头①童年的印象里,母亲的额头是最亲切的。那时的我体质 2020-07-16 …
今天是妈妈的生日,你要为妈妈准备生日晚餐,你下午5点回家,爸爸妈妈最迟5点50分到家,你回家后要做这 2020-11-08 …
阅读什么最广阔答案世界上什么最广阔?”小时侯,我常常会这样问爸爸、妈妈,妈妈说:“是大海。”爸爸说: 2020-11-24 …
课外阅读日记一则11月12日星期日晴今天中午,我和几个小朋友在玩跳皮筋。一会儿,妈妈叫我吃饭,我应了 2020-11-27 …
课外阅读日记一则11月12日星期日晴今天中午,我和几个小朋友在玩跳皮筋。一会儿,妈妈叫我吃饭,我应了 2020-12-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