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纸于心①宣纸的原产地是安徽省泾县。关于宣纸的起源,民间一直流传着一个传说。东汉安帝建光元年(121年)发明造纸技术的蔡伦离世后,他的弟
宣纸
于心
①宣纸的原产地是安徽省泾县。关于宣纸的起源,民间一直流传着一个传说。东汉安帝建光元年 (121 年 ) 发明造纸技术的蔡伦离世后,他的弟子孔丹在皖南以造纸为业,很想造出一种世上最好的纸,为师傅画像修谱,以表怀念之情,但年复一年难以如愿。一天,孔丹遇见一棵老的青檀树倒在溪边,由于终年日晒水洗,树皮已腐烂变白,露出一缕缕修长洁净的纤维,孔丹取之造纸,经过反复试验,终于造出一种质地绝妙的纸来,这便是后来有名的宣纸。宣纸中有一种名叫“四尺丹”的名贵品种,一直流传至今,就是为了纪念孔丹。
②“轻似蝉翼白如雪,抖似细绸不闻声。”宣纸具有洁白稠密、韧而能润、搓折无损、润墨性强等特性,并有独特的渗透性能,利于笔挥墨运,一笔落成,深浅浓淡,墨韵清晰,正是宣纸的这些性质而使中国书画艺术具有了一种独特性。
③宣纸具有很强的弹性和韧性。将生宣揉成一团之后还可以展平,经过熨烫,依旧可以恢复平展如初的原貌。所以即使是作品皱痕起伏,经过装裱之后,也会平展如新。 如书法工艺中的拓片,当薄薄的宣纸贴在凸凹不平的碑文、器皿的表面时,任凭反复敲打,宣纸依然能够保持伸缩自如,裂而不断的完美状态 。
④到商店里购买宣纸时,当水滴在宣纸上,落在纸面上的水滴逐渐向四周扩散的就是生宣,而水滴落在纸面上没有立即扩散或不再扩散开的就是熟宣,这是检验生宣与熟宣的简单方法。我们把生宣显现的这种水滴逐渐向四周扩散开来的现象称做湿染性特性,生宣具有较强的湿染性,使得书写时困难加大。因此,书法实践作为一种提高人生修养的实践行为,需要漫长的修为才能达到期待的目标。这种湿染性现象,它可以锻炼书写者内在的涵养和自我内聚力,同时,也是检验书写者耐心和品格的途径所在。
⑤生宣除具备湿染性之特性之外,还具备较强的吸墨性能。生宣具有的湿染性由水的特性引发,用淡墨书写产生的湿染性现象比较明显,用浓墨书写产生的湿染性程度相对减弱。宣纸的吸墨性与其内在的构造以及所用墨液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这种极其细小的“墨颗粒”与宣纸内部纤维“管道结构”完美融合后留下了墨流走了水。
⑥待墨迹晾干后,把晾干字迹后的生宣纸泡在清水里,即使泡上半天,着墨的生宣纸也不会发生跑墨现象,即墨汁不会因为水的浸泡而发生墨汁化开的问题,这种现象就是宣纸具有胶着性能的表现所在。生宣纸具有的胶着性与前面说到的吸墨性有内在关系,这种胶着性还是因为生宣纸具有较强的吸墨性, 即使你用干燥的写过字的生宣纸擦湿手,手上 通常 也不会沾染墨迹。
⑦宣纸在生产的过程中,最大程度剔除了性质不稳定的木质素、蛋白质等元素,保留下来的几乎全是相对稳定的纤维,这种持久性不招惹虫蛀,它是自古以来可以保存时间最长的纸质载体。
⑧宣纸可谓“水走墨留”、“寿纸千年”,至今人们依旧用宣纸作为书写和书画创作的专用纸。
(选自《市场周刊 》 2013 年第 2 期,有删改)
13. 文章分写部分先后从宣纸的 ▲ — → 湿染性 — → ▲ — → 胶着性 — → 持久性
五个特性做了说明。( 2 分)
14. 第③节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2 分)
▲
15 . 第⑥节画曲线句子中 “通常”一词为什么不能删除?( 2 分)
▲
16. ⑤⑥节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2 分)
▲
17. 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 有误 的一项是( ▲ )( 3 分)
A. 开头引用孔丹的传说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也引出了“宣纸”这一说明内容。
B. 判断生宣与熟宣最简单方法是用水来检验,当水滴宣纸后逐渐向四周扩散即为生宣。
C. 宣纸的湿染性可检验书写者耐心和品格是因为这种特性使书写者在书写时困难加大。 D. “水走墨留”的唯一原因是宣纸具有湿染性,“寿纸千年”的根本原因是不招惹虫蛀。
(宣)是什么意思总经办(宣)这背后的(宣)是指宣传部这一名词,还是宣传这一动作. 2020-06-08 …
如果让你做一名宣传石库门文化遗产保护的志愿者,请写一条宣文,并说明理由.宣传语,理由都要 2020-06-27 …
《汉书•元帝纪》载:宣帝曾近训斥太子与儒生们的关系过于密切,“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 2020-07-13 …
《汉书•元帝纪》载:宣帝曾经训斥太子与儒士们的关系过于密切:“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 2020-07-13 …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9-13题。薛宣字赣君,东海郯人也。少为廷尉书佐。琅邪太守赵贡行县,见宣,甚说 2020-07-1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19分)薛宣字赣君,东海郯人也。少为廷尉书佐。琅邪太守赵贡行县, 2020-07-2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19分)薛宣字赣君,东海郯人也。少为廷尉书佐。琅邪太守赵贡行县, 2020-07-23 …
1894年8月1日,清政府颁发上谕对日本宣战,说是日本有了一系列“不遵条约,不守公法”的挑衅举动,中 2020-11-03 …
心照不宣?其实我知道心照不宣的意思!就是彼此心里明白,而不公开说出来!!但我不知道他说我心照不宣什么 2020-11-10 …
写出带“言”的词语例:名人说过的话叫(名言)欺骗说谎的话叫()写在书签的话叫()公开宣告的话叫()预 2020-11-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