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英语翻译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工欲言其事,必先利其器.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翻译是指把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
题目详情
英语翻译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工欲言其事,必先利其器.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翻译是指把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工欲言其事,必先利其器.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翻译是指把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bù yǐ guī jǔ,bù néng chéng fāng yuán
〖解释〗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
〖出处〗《孟子·离娄上》:“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gōng yù shàn qí shì,bì xiān lì qí qì
〖解释〗器:工具.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锋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出处〗《论语·魏灵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qiān lǐ zhī xíng,shǐ yú zú xià
〖解释〗走一千里路,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的成功,是从小到大逐渐积累起来的.
〖出处〗《老子》第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tā shān zhī shí,kě yǐ gōng yù
〖解释〗攻:琢磨.别的山上的石头,能够用来琢磨玉器.原比喻别国的贤才可为本国效力.后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人或意见.
〖出处〗《诗经·小雅·鹤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解释〗坚持到底
〖出处〗《荀子·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bù yǐ guī jǔ,bù néng chéng fāng yuán
〖解释〗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
〖出处〗《孟子·离娄上》:“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gōng yù shàn qí shì,bì xiān lì qí qì
〖解释〗器:工具.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锋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出处〗《论语·魏灵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qiān lǐ zhī xíng,shǐ yú zú xià
〖解释〗走一千里路,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的成功,是从小到大逐渐积累起来的.
〖出处〗《老子》第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tā shān zhī shí,kě yǐ gōng yù
〖解释〗攻:琢磨.别的山上的石头,能够用来琢磨玉器.原比喻别国的贤才可为本国效力.后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人或意见.
〖出处〗《诗经·小雅·鹤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解释〗坚持到底
〖出处〗《荀子·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看了英语翻译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谁能帮忙翻译一下牛津初中英语第6课课文?英译中的.悬赏分等翻译完自己定,翻译的好的100分以内都能满 2020-03-30 …
黑有图有,强品额,这是一句英文英译(大概),大意貌似是:“向你致敬,凡人.”请问如何写?玩过暗黑2 2020-05-13 …
求翻译一篇英文原文英译汉(内有专业拉丁学名求语句通顺)AnewspeciesofDiscostro 2020-06-27 …
“大客户服务中心”英文读法?本人不懂英文,最好注明一下英标,或者是中文英译.大家好像没有留意一个问 2020-07-28 …
中国广州国际家具博览会组委会有谁知道其正确的英文翻译,必须是该组委会认可使用的. 2020-11-03 …
法律条文英译中INWITNESSWHEREOFthisAgreementhasbeenexecute 2020-11-27 …
论文英译汉,一句5分(3)谢绝机译~Thenumericalmodeldecribingalloft 2020-12-24 …
论文英译汉,一句5分(12)谢绝机译~Tosaveoncomputationtime,TanandC 2020-12-24 …
论文英译汉,一句5分(6)谢绝机译~Multi-plyfabricsofaramidfibersar 2020-12-24 …
求中文翻译,必重赏之Itwasacoldafternoon.Iwastrainingafootbal 2021-0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