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试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0年设立了《人类口传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1年公布了19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的昆曲入选。对非物质文化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试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0年设立了《人类口传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1年公布了19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的昆曲入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过程,同样付出了时间的代价。七十三年前(1927年),形成了最早的世界遗产公约,当时主要指有固定空间形式的文化遗产,简称物质遗产或有形遗产。

     工业文明的迅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逐渐形成强势文化对弱势边缘文化的侵蚀,当经济迅猛发展到每个地域后,相应而来的是物质消费方式和生存观念的急剧改变,导致许多民族的无形文化急剧消亡和流变。

     在这样一种背景下,人们开始关注人类文化不同的精神存在,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传统存在与可持续发展。世界开始把保护口传的民间文化遗产提到了议事日程。《人类口传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申报规定指出:“列入《名录》的必须是代表性的传统杰出工艺,有代表性的非文字形式的艺术、文学,突出代表民族文化认同,又因种种原因濒于失传或正在失传的文化表现形式。”

     围绕着口头文化传承下来的习俗生活,我们能列举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像陕北春节习俗中的民间艺术,如古老的社火、民间剪纸、民间秧歌、皮影戏、面花等,还有南方的傩戏,苗族刺绣,藏族口传史诗《格萨尔》,蒙古长调,都蕴含着古老深厚的文化底蕴,充满了鲜活野性的生命风采。

     口头文化传承是一个充满人性活力、有着独特思维的传统,是一个具有真正文化时空含量的传统。文化的大树总是在民间的土壤里埋藏着根系,埋藏着生命的古老基因,正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的那样:“对于许多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本民族基本的识别标志,是维系生存的生命线,是民族发展的源泉。”

       活态的非物质文化,一旦消失,是不可再生的。我们不仅要提倡生态环保,同时也应大力提倡文化环保。中国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世界独一无二的。在民间,许多古老文化原型在不同时代通过积淀形成了不同文化形态的迭层和变体,我们应当去打破地下考古和地上活态文化、有形文化和无形文化之间的隔阂,打通汉民族和少数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深层关联。

1.下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民族一致认同的传统杰出工艺及非文字形式的艺术、文学等文化表现形式。

       B.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各民族已经失传和正在失传的各种传统文化的总称。

     C.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间有着不同文化形态的迭层和变体,体现了各民族文化形态血

      脉相连。

       D.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对于无固定空间形式的文化遗产,是一种无形遗产、活态文化和

       民间文化。

2.下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始得到全世界关注的原因,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对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过程,需要付出时间的代价。

       B.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各民族文化之根,也是一种无法再生的文化资源。

       C.工业文明的迅速发展,导致了人类物质消费方式和生存观念的急剧改变。

       D.我们不仅要提倡生态环保,同时也应大力提倡文化环保。

3.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一个民族的无形文化的迅速消亡与流变,势必影响该民族文化的多元存在和可持续发展。

       B.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交流”往往是前者强势文化对后者弱势文化的侵蚀。

C.按照《名录》的申报规定,中国一些民间曲艺形式如东北二人转、天津快板书、粤剧等都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

D.加强地下古文化和地上的沟通交融,应是中国搞好文化环保的重要方面。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 C 2. B 3. D 解析: 1. A“各民族一致认同”表达有误,应去掉“一致认同”B“已经失传”说法错误,应为“濒于失传”D“无固定空间形式”应为“有固定空间形式” 。 2.A答非所问。C表达不全...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试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英语翻译《会试录》、《乡试录》主考试官序其首,副柱考序其後,职也.凡书亦犹是矣.且如国初时,府州县  2020-06-1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会试录》《乡试录》主考试官序其首,副主考序其后,职也.凡书  2020-06-26 …

有1000名大学毕业生参加公务员考试,录取了150人,录取者的平均成绩与未录取者的平均成绩相差38分  2020-11-0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会试录》《乡试录》主考试官序其首,副主考序其后,职也。凡书亦犹是  2020-11-1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会试录》《乡试录》主考试官序其首,副主考序其后,职也。凡书亦犹是矣  2020-11-10 …

7.科举制在中国影响深远,乡试录取者称为“举人”,会试录取者称为“贡生”,那么殿试录取者称为()。A  2020-11-26 …

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科举考试分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其中院试又叫童试,乡试又叫春闱  2020-12-06 …

古代科举制度始于陏而成于唐,完备于宋、元.明代则处于其发展的鼎盛阶段.其中表现之一为会试分南卷、北卷  2020-12-22 …

中央、国家机关从1994-2006年以来,已先后组织了10余次公务员录用考试,共录用公务员近2.5万  2020-12-22 …

老师出题,(有五分)2007年昆明录得最高气温是31摄氏度,最低气温是5摄氏度.据过去的气象资料表明  2020-1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