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这句话到底想要表达什么?望有高人给予指示

题目详情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这句话到底想要表达什么?望有高人给予指示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释义: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
此句节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章采用举例和道理论证相结合的方法,层层深入地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
全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名句之一:“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其出名,则在于它道出了全篇的中心“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就是说,一个人假设常处于安乐的生活中,不思进取,没有忧患意识,就会走向灭亡.
而此句更侧重于证明第一个观点,生于忧患,即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
看了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困于心,衡于虑,而后坐”和“征于色,发予声,而后喻”叙述什么道理  2020-03-30 …

吉他不同弦的音调不同,但是音色相同吗?也就是说波形变了吗?为什么?因为说,决定音色的重要因素之一,  2020-06-06 …

不要有道啊,英语翻译:愿蓝色赋予你宁静与智慧,愿娃娃带给你快乐的每一天!  2020-06-15 …

1.为什么吹笛子时用手按住不同的笛孔,就能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2.为什么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震动发出  2020-06-26 …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融资赋予闹义气疾言厉色声嘶力竭B.婆娑撮合出洋像寥若晨星  2020-07-05 …

相比于老人“粗犷”的声音来说,小孩儿的声音要“尖细”一些,这是说小孩儿声音的(选填“响度”、“音调  2020-07-28 …

要么东传来声音,要么西传来声音,要么南传来声音,要么北传来声音,感觉四面八方一样,声音听到各种各样的  2020-11-03 …

听声音分辨人到底是根据音色还是音调?初中物理问题不是说音色跟发声体的材料有关吗?声带不都是一种材料嘛  2020-11-25 …

(2014•葫芦岛二模)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依据发声的音色可以识别二胡和板胡B.声  2020-11-25 …

声音是由发声体而产生的,声音要靠传播,乐音三要素是音调、和音色;给摩托车的排气管加装消声器是在减弱噪  2020-12-22 …